“什麼?”
“我不打算出錢!”
愕然的睜大眼睛,鄭鴻逵驚得都說不出話來。
不出錢,難道讓鄭家替他白乾活嗎?
鄭家確實有錢,可有錢並不代表能這麼糟蹋啊!
“世子爺……”
鄭鴻逵正欲開口的時候,朱國強便說道。
“我哪,計劃在明年送百萬流民去臺灣和真臘,百萬人應該可以開墾不下五六百萬畝土地,我的想法是按一戶五十畝授田,頭三年免稅,後面嘛……”
看一眼鄭鴻逵,朱國強微笑道。
“往後二十年,除了田賦之外,另收兩成地租,誰把這些流民送過去,這兩成地租就交給誰。”
“什麼!”
睜大眼睛,鄭鴻逵驚訝道。
“世子爺是想用這兩成的地租充當路費?”
“不是路費,是投資的回報。”
朱國強笑道。
“把一百萬,甚至兩百萬流民送到海外,單就是運費恐怕就需要上千萬兩銀子,這筆錢,我掏不出來,你也掏不出來,任何人都掏不出來,所以呢,我打算成立一家公司。”
“公司?”
“對,就是效仿西洋人成立一家專門從事殖民的公司,這家公司負責殖民地的經營,也負責流民的輸出,每個人都可以認購“移民船票”,一份船票就等於一家五十畝良田二十年的地租,只需要花上十幾二十兩銀子,就能換到二十年地租,這個回報率,至少是幾十倍的回報啊!”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朱國強一直在考慮著如何把移民送過去,大明與歐洲國家不同,他們或許可以慢慢的把移民送過去,但是老天爺可沒給大明留下多少時間啊。現在山東可是有兩百多萬流民呆在那,這些流民怎麼活下去?而且明年還會有更多流民流入。
幾百萬流民怎麼送到海外?
朱國強也想一下子把他們都送過去,可是,估且不說船,就是幾百萬流民運費都能把他給拖垮了!
怎麼辦?
幸好,憑藉著領先於時代的眼光,在借鑑西方的殖民公司的經驗上,朱國強弄出了這麼一個“認購”,透過“股份認購”的方式,把運費分包出去,一份船票不過只值三十兩銀子,但卻可以換來幾十畝良田,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長期回報,這個回報率是極為驚人的。當然,它的投資也不大,甚至普通的江南中產之家,就能拿出這筆銀子來。
幾十兩銀子,換幾百兩的長期回報,這樣的買賣誰會拒絕?
朱國強特意算起了賬來。
“真臘那邊,一年三熟,五十畝地,至少能出150石糧食,兩成的地租,一年就是三十石,這些糧食,按市價,至少值六十兩銀子,這買划算啊!”
“世子爺,賬不是你這麼算的,是能產三十石糧食不假,可當地的糧價沒有那麼高。”
作為鄭家人的鄭鴻逵又怎麼可能不知道當地的糧價?
“我知道,可運到大明得這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