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這個大明太兇猛 > 第289章 應者如雲(第三更,求訂閱)

第289章 應者如雲(第三更,求訂閱) (第1/2頁)

德世子開府,招攬賢才,不拘文武。

這個訊息不過幾日的功夫,就傳遍了山東,儘管大明朝的科舉分成南北中榜,可北五省中舉的讀書人依然不多,鄉間不知有多少屢試不第的書生,他們在得知訊息先是躍躍欲試,然後又是瞻前顧後——德世子跋扈非常,萬一將來朝廷要殺他,他萬一謀反,豈不是上了賊船?

當然,也有人尋思著,走一步算一步,大不了他謀反時,再說唄,萬一他奪了皇位呢?

千個人千般想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對很多人來說,這確實是個機會!

甚至,招聘資訊沿著大運河、黃河向周圍傳播開來,一路傳到了隔壁的南直隸和河南。

離山東不遠的開封府杞縣,早些年出過一個大人物——李精白,他曾任山東巡撫加兵部尚書銜,不過在崇禎初年在魏忠賢逆案中被定以“交結近侍,又次等論,徒三年,輸贖為民”的處罰,換句話來說,這是妥妥的閹黨啊。不過在明末官場中,閹黨也好、東林也罷這其實都算不了什麼。至少不妨礙他們歸鄉後的名聲,雖被削職為民,但李家仍是杞縣的數一數二的鄉紳財主。

不過幾年前李精白去世後,李家似乎也就沒落了——李家再無一人出仕。

對此,李信可以說是深有感觸,朝中無人,連交糧都要多交幾石啊!儘管他是天啟丁卯年舉人,按道理朝廷選官早就應該選到他身上了,可不行,他爹是閹黨。

其實李信在杞縣風評甚好,本地人提起他時無不是讚譽有加。前年杞縣先旱後蝗,幾乎顆粒無收,即便如此,杞縣宋縣令仍然催徵錢糧,百姓苦不堪言。目睹此景,李信自然無法坐視不理,他去見宋縣令,為杞縣鄉親請命。但宋縣令只需對上負責,保住自己的烏紗,百姓的死活他壓根就沒放在心上的。無奈之下,他只能回家取出家中存糧三百餘石去賑濟災民。李家僅靠收租為生,在那樣蝗旱併發的災年,顯然只是杯水車薪,為此他還作了首《勸賑歌》,拿到各家富戶去勸勉賑濟。

勸捐了多少糧食不說,但在周圍的幾個縣,李信的名聲甚佳,可名聲……不頂用,家中無人當官啊。

“老爺,劉大公子求見。”

這天,和往日一樣李信正在書房讀書時,有僕人進來稟報。

李信連忙放下書,說道:

“快快有請!”

這劉大公子劉聖箴是李信的好友,他本人不僅是庚午年的舉人,他爹劉理順也是甲戌科狀元。歷史上,幾年後,李自成攻陷京師時,劉與妻妾家僕12人投繯俱死,一同身死的還有兩個兒子,就只有在杞縣的劉聖箴活了下來。

“劉兄,今天怎麼這般清閒?”

一見面,李信就笑道。

“你我可是有陣子沒有相聚,今日正好,昨天小弟剛起了一罈酒,你我今日定要一醉方休!”

杞縣沒有秦淮河讓失意計程車去歌妓懷中憂國憂民,只能借酒消愁了。聞言劉聖箴就揖手道:

“為兄正有此事,這不來時特意從北關帶了些雜碎滷菜過來!”

得,人家擱秦淮是花天酒地,醉枕美人腿,這位狀元家的大公子登門也就是帶點雜碎滷菜。

李信笑道。

“許久未嘗了,今天託兄長的福,可以一飽口欲……”

吩咐著家僕接過雜碎滷菜,李信便邀其到屋裡坐下,不過一會的功夫,幾盤滷菜便上桌了,溫了酒,兩人便聊了起來。聊著聊著,自然也就聊到了李信的身上。

酒意微醺,劉聖箴感慨道:

“幕白如此才學,卻埋沒至今,實在是太可惜了,今年,去京城赴考嗎?”

好友的話讓李信一臉苦澀狀。

“非是不去。而是……哎時也,命也。”

自家事自己明白,儘管他考中了舉人,按理可以等著朝廷選官,或選為知縣,或選為州學學正、縣學教諭、即便是再次,也可以或為典吏、推官。可他,肯定選不上——誰讓他爹是閹黨。

最新小說: 我又淪陷了[娛樂圈] [紅樓]黛玉繼承了林家後 克格勃小三想上位 女駙馬穿越手記 慫包女配缺德後[七零] 救命我不想繼承家業只想當指揮官 真千金瘋批後,全家跪地求原諒 長得醜就不配攻略病嬌了嗎[穿書] 首富閨女有點摳 大理寺第一主簿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