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別說是朱國強,就是毛承鬥也有些疑惑,原本大兄不是說,要送一樁潑天大的功勞給德世子嘛。
“說來聽聽,”
朱國強笑看著面前的兩人,劉漢儀也是頗感興趣的看著這人,這人的口氣好大啊!“世子爺可知道建奴有多少人馬?”
“十一萬,最多十三萬!”
明年的松錦之戰,建奴動員了十一萬大軍,幾乎是盡發老少丁壯。
“頂破天了,十二萬,就這已經是傾巢而出了!”
對建奴內情極為了解的毛承志,隨後又說道。
“這次建奴入寇中原,按邸報上說的是有十萬大軍,這肯定是誇大其詞,皇臺極不會那麼蠢,他最多是發一半的兵馬,也就是六萬上下,然後他自己還會領兵在錦州一帶牽制,為了製造聲勢浩大的假像,他還會盡發舉國之兵,如此一來,在下敢拿腦袋保證,現在遼東腹地必定極為空虛,甚至無人防守,他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沒的後顧之憂,不需要擔心後方安危。如果世子爺能直搗黃龍的話,遼東之地必定無人可掃世子爺所率大軍!”
“遼東那麼遠,難道還能飛過去不成!”
朱國強並沒有理會劉漢儀的反問,而是盯著毛承志直接問道。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是想讓我走海路去遼東,對吧!”
“世子爺英明,建奴之所以敢盡發舉國之兵,就因為不需要擔心後方安危,如果世子爺以海路入遼東,糜爛遼東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讓建奴自此之後,再不敢入寇中原,他欲入寇,我亦可以從海路入遼東,”
毛承志抬頭答道,
“要是世子爺願意,在下願為世子爺先鋒,為世子爺領路!在下原就是東江鎮水師參將,遼東海路全在末將腦子裡!”
“世子爺,此計不行,風險太大了!”
“是啊,千里海路,這風險可比行軍打仗更甚上幾分!”
面對眾人的反對,眉頭緊蹙的朱國強在沉默良久之後,只是默默的說道。
“諸位,記得早前讀《左傳》,我曾看到一句話,我能往,寇亦能往。現在的局面,正是如此。”
掃視廳內眾人,朱國強擲地有聲道。
“奴能來,我亦能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