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莓本來是打算找個機會去前線看望一下東方景安的,不過珠州的夏季天氣就跟半大嬰兒似的,雨是說下就下。
並且,今年的珠州等周圍區域隱隱有要爆發洪澇的意思,這情形路上也不好走不說,關於洪澇方面的事情梅莓也是有了新的安排。
沒有去前線,梅莓便帶著永媛讓人蒐集了一些以往發生洪澇時的應對政策。
之後梅莓又加上後世的一些洪澇防治的政策一起整理成冊。
還讓一些有經驗的官員傳閱之後發現裡面是否需要新增修改,在暴雨和天晴不斷交匯的幾日梅莓他們加班加點做出來給下面官員查閱參考的洪澇防治手冊也正式登場。
此次手冊就連一些剛剛從前線送過來重新培訓的官員們也得到了學習閱覽的機會。
“天啊!仁和兄,你看這上面的方法!”
屋外伴隨著珠落大雨,同曲縣丞王和正在翻閱上午發下的《洪澇防治手冊》,同屋子的另一名千秋縣的縣城張梁激動地拿著手冊湊到了他的身邊來。
“看見了,非常的全面細緻……”
王和正神情複雜看著手冊第一頁上的名單。
少有人會將書記手冊的參與人員名單全部記錄在上。
若是為了留名自然能夠理解的,但是這裡關於這本手冊為首的卻不是梅莓等眾位官員的姓名。
上面最先寫著的卻是“歷代有識之人經驗之談”,之後才參與編輯整理的眾人姓名寫上。
除了梅莓以及珠州的一些地方官員,甚至還有一些醫者工匠的姓名也在其上。
確實與眾不同。
王和盯著第一頁靜靜地發著呆,一旁的張梁還在喋喋不休,說起這裡面的一些內容。
“聽說連主簿、師爺、小吏之流都要學習裡面的一些內容呢。說還要安排我們學習和考試,從我們當中選擇一批人對那些小吏授課。”
聽見張梁說到這些,王和這才回神,轉頭看向張梁,問道:“中正兄說的可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哎呀~從來沒想過咱們還要給下面人上課,這真是……”
“那我們學習呢?”這時候王和又問了這麼一句。
“那自然是比咱們厲害的人教授,不過咱們來了這麼久也就見過梅郡君一面,我其實還挺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女子……你說,梅郡君會不會前來授課啊?”
雖然外面對於梅莓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就張梁來珠州學習的這段日子來看,梅莓確實很厲害。
據說殿下和永王都去了前線,後方坐鎮的只有永王妃和梅郡君。
永王妃擅長農桑指導,其餘方面基本都是梅郡君主導的。
說她是太后第二,張梁卻覺得她不該和太后相比。
對於張梁眼眸中隱隱閃過的欣賞嚮往之色,王和見狀斂眸沉默不語。
此次前來珠州學習的,不只是縣丞、還有一些當地頗有才學之士、甚至一些世家也送來了一些人前來學習。
而且,世家送來的人裡面命令要求女子要佔據一半。
王和還記得自己縣裡的那幾家,甚至有一家送的女兒比男兒還多。
一開始他還沒瞧出什麼來,可是前幾日與他們一牆之隔學習的女子學堂那邊忽然傳來一陣張揚的銀鈴般笑聲。
那是一種他從來沒有聽過的、如此大規模的大笑聲。
王和都不敢想那些女子回去之後會使一縣女子變成什麼樣。
他在離開前,同曲縣就有這邊派往那裡的小吏,去了之後直接成了下面鎮子的里正。
那名里正還是一名女子,儘管剛上去的時候引起不少爭論,但是對方卻很快地將那個鎮子掌握在手中,打理的井井有條。
其實也並不只有女子,男子的小吏做事一樣有聲有色。
據他們說,里正幹得好,日後他們還可以繼續升,從無品級往有品級的官吏上靠攏。
這是一種王和從來沒見過的官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