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郵謙小時候他父親會帶著自己年三十到十字路口燒紙。
因為過去年代太動盪了,梅郵謙父親小時候就背井離鄉討生活,後來在當地紮了根就再也沒回去。
一到逢年過節想起過世親人,便在十字路口燒紙喊著逝去之人的名字,據說這樣子下面的人就能收到了他們的心意。
去年年三十梅郵謙這麼幹的時候被薛老發現了。
梅郵謙當時尋思著薛老也是東奔西走,不知道家裡長輩墳頭的,便帶著薛老一塊。
誒!結果薛老勃然大怒,追著梅郵謙跑了兩條街。
人家薛老雖然不在家鄉,但是人家帶著父母牌位啊,要你在這路口神神叨叨?
甚至這又引發了另一個問題——薛老先前讓梅郵謙給老謝立了牌位,白日的時候薛老特地讓梅郵謙拜過,他現在在幹嘛?
雖然那時候薛老沒有用上這方法,但是眼前這倆薛老思考了一下,興許他們會需要?
於是乎謝長諳明白了薛老表達的意思之後,他和顧長諳的眼角紛紛抽搐了一下。
“不必,親人的牌位都在莊子裡。”
謝長諳拒絕了,薛老又看向顧北望,顧北望只輕輕道:“先前去過燕平關的時候,我爹那邊有供奉先人的牌位。”
換句話說大家都有的拜了,也不至於如此。
從剛才,不主動喊自己就一直沒吭聲的梅郵謙在一旁聽的真真的。
哎呦,這位東家的父親也在燕平關呢?
自覺聽到了有效訊息的梅郵謙打算回頭和自己的妻女分享這個訊息。
……
而不知道前廳的幾個人中午吃個飯聊了亂七八糟的話題,梅莓和魏漂亮他們在廚房裡吃飯的同時正算著晚上的飯菜。
“杜大嫂到時候給我打下手,一共三桌是吧?”
原本魏漂亮覺得兩桌就差不多了,但是管事他們也提出來還是三桌。
暗衛和他們這些簽著契的下人還是不一樣,在一塊吃飯的話多多少少彼此會彼此生疏。
到時候一些話到嘴邊說出來還得顧及著席面上不屬於他們的人。
“今年過年倒是熱鬧的緊呢。”
和梅莓他們一起吃包子的杜大娘是個特別喜歡說笑的廚娘,平日裡不管和什麼人說話也都不露怯。
見梅莓和魏漂亮他們沒有什麼架子,在來幫著打下手之後很快就和魏漂亮他們聊上了。
“是呢,前些日子我去山下趕集的時候特地買了好幾掛鞭炮回來,今晚和明天好好放一放。”
“呦!這鞭炮可少有呢。”
杜大娘說起了這鞭炮還看向管事說道,“就今年夏天的時候山下財主家娶媳婦的時候都沒買到鞭炮呢,還是您有本事。”
“唉,碰巧。聽說是南面過來的商隊買的,還挺貴的,量也少。”
魏漂亮說是南面過來的,梅莓吃著包子心裡倒是有了計較。
仙堯這地方挺閉塞的,說不好聽那就是三面環山一面環海。
與寒州、雲州就錦蘭江那一小塊平原出口。
與南面相鄰的桑梓州又是隔山隔江的,能走的也就是海路。
仙堯這窮地方人家桑梓州一些大商人根本不樂意冒著風險海運過來。
還不如去雲州,又或者走雲州那邊的時候,由仙堯這邊的商人買東西給拉回來賣。
難怪原書裡謝長諳的私兵囤積在仙堯州那麼久,一直到了魏王登基之後才被發現。
如今居然有南面的商隊過來仙堯這邊,這讓梅莓對於雲州的亂象有了更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