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書箱裡面的書分類,照著薛居正所說的規律重新分揀一遍,師生三個也總算是忙活完畢,這時木匠也過來了。
做書架。
書架是什麼樣式的?
要做幾層?
每層多高?
層寬是多少?
一個問,三個答。
鄉下人家哪有做書架的?
木匠常年遊走鄉間,這是第一次做書架,也是第一次跟這樣文氣的人打交道,又惶恐又驕傲。
沈清瑜又安排了沈大松泡豆子,準備發豆芽。
看著兩桶陌生又熟悉的豆子,從水缸裡一瓢一瓢潑水進去,沈大松眼角微微溼潤。
沈清瑜一家子離開這一個多月,他們住在這裡無事可做,每天只做家中這點家務事,實在是坐立難安。
文徹先生再三告訴他們:沈清瑜和鐵頭他們會回來,他才拉住了肖桃花一家子,決定等等再說。
否則早就待不住了。
幸虧是回來了!
否則以後他們能去哪裡?
今日剛回來,就開始發豆子,想來滷肉生意也很快就可以重新開張。
大家又都有活幹了。
安排完了,沈清瑜讓趙玉珠幫忙在家看著兩個孩子,自己跟著護龍衛去了後山。
後山的山谷中,齊雲霄已經和護龍衛的人在安排一萬餘流民的日常生活了。
先是規劃地盤,然後組織兩千名漢子統一伐木、蓋木屋。
屋頂用樹皮、苔蘚層層覆蓋,門窗暫時顧不上,先把柱子立起來、屋頂蓋好。
這能保證這一萬餘人不淋雨。
二百人伐木,六百人在木匠的指導和帶領下開槽、接榫、搭架子調整……
還有二百人負責最後的屋頂樹皮整理和鋪排……
其餘的漢子有些進山去撿乾柴,有些去打獵。
婦人們找野菜、收拾砍樹修理下來的細柴,碼成柴垛,等著幹了才好用。
沈清瑜過去的時候,棚子已經搭起來十來個了。
老人們坐在搭好的棚子下面帶著孩子,屁股底下墊著些搬過去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