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一處破敗的街道,沒有行人,只有昏黃的路燈表示這並不是荒郊野外。
片片廢墟之中還有唯一的一棟四層樓二樓亮起了燈光,屋外的牆壁上圈寫著一個大大的“拆”字。
“這次連物理學也弄明白了,貌似沒得看了。”少年唉聲嘆氣抱怨著,將手中的《量子力學》隨手扔在房間的某一個角落。
《量子力學》在飛行過程中碰觸到了牆壁,天花板微微一震,落下了那麼一絲絲粉塵,
由此可嘆這房子的結構令人擔憂。
“嘖嘖,這樣就少了0.3%,加快了102秒!按照這棟老房子原本那種完整的結構,如果去掉不穩定的因素,以及它的年限,那麼最初的時候距離自然倒塌大約還有133天,也就是四個多月。”
少年的聲音再次響起,彷彿在自言自語,卻又是自問自答的語氣。
如果有上帝視角(咳咳),那麼就會知道這個少年名叫吳尉,相貌很是清秀,算是初具規模的帥氣。全身上下包括床鋪,甚至房屋的內部,看上去那是極其乾淨整潔。
吳尉的目光毫無焦距,不知在看向何處。
許久,少年從床上起身,隨意披了一件外衣便坐在了旁邊的椅子上,從抽屜裡拿出一個小本本和一支鋼筆
“如果把拆遷隊挖掘機對地基的損壞值比作X,把隔壁樓盤倒塌對房屋結構造成的共振力比作Y,先計算出得出的數值,再把自然倒塌133天算進去,得出的結論就是—自然倒塌減掉地基損壞比再減掉產生的共振,那麼最後就是9小時27分零14秒。”
“對了,還有剛才的0.3%,那麼距離這棟樓的自然倒塌倒計時為9小時25分零32秒。”
“嗯,應該就是這樣。”放下鋼筆,看著自己的傑作。
吳尉有個缺點,求知慾。不,這個詞貌似不能完全概括,應該叫求知癖,很狂熱的那種。
自懂事起,吳尉就開始對自己所不懂的任何事情都感興趣,並不是非要去實踐,而是僅限於知其原理,明其奧妙。
就好比深奧至《化學元素週期表》《物理學》,文明至《史記》《資治通鑑》《孫子兵法》,狡詐至《借貸》《傑克馬發家史》。
這些博學的書籍除了已經融會貫通,瞭然於心以外,吳尉還分別給它們批註了更加深層次的獨特見解。
話題跑遠了呃,再次回到房屋倒塌的倒計時中來。
對於吳尉來說,鉅額的拆遷款已經被父母拿到了,而留在這種即將倒塌的老房子裡的原因,則是吳尉這次的目的,第一次透過自身所學用來實踐的目的。
如果是正常人,是絕對不會這麼無聊跑來證實自己的計算!
既然還有9個多小時時間,對於睡眠固定7個半小時的吳尉來說,還有近兩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苦惱的是,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只要是能夠讓他獲取到的知識,吳尉都已經解析了一遍又一遍,然而現在實在沒有新鮮玩意能夠提起他的興趣了。
想到這裡,生無可戀的翻著《唐詩三百首》,目光再次變得毫無焦距。
不知過了多久,平穩的呼吸聲漸漸響起。
天空微微露出一絲光亮,油燈早已熄滅。
吳尉自夢中醒來,一臉的滿足之色還沒有褪去,神情恍惚間突然想到了什麼,臉色一變,
“不好!得去上課了。”
隨意抹了一把嘴角,走在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青石板街道上,看著道路兩旁古色古香的建築,還有路旁各式各樣的攤販,吳尉總感覺怪怪的,但是一時半會也說不上來哪裡出了問題。
但是這個陌生的環境又毫無違和感,彷彿自己本身就生活在這裡。
終於到了記憶中的“學校”,吳尉那17年來毫無波瀾的心境有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