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後
臥室中,一少年專心致志的看著書。
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金錢和美女有沒有先不管,少年的臥室已經變成了小一號的藏書閣。
少年就是吳尉了。
吳尉看書有一個不好的習慣,他喜歡看的書,一般都是將那一大類的書籍全部搬到身邊,然後直到看完才肯罷休。
就比如廳房的桌子上,放的書籍大概都是《練氣期總綱》、《築基期總綱》、《化神期總綱》、《大乘期總綱》....
修煉一共八大境界,分為
“練氣、築基、玄丹、元嬰、化神、金身、合體、大乘”。
在這兩個月中,吳尉的閱讀癖好使他專門盯著一類書籍看,那就是修煉。
然而在他那磨磨蹭蹭的“實踐”中,修為只提升到了練氣期六層。真要糾結他這三個月中,“看書”和“修煉”的時間佔比的話。
那就是85%的時間在看書,15%的時間在實踐。
吳尉將《大乘期總綱》放下,閉著眼揉了揉眼球。
“呼,總算將修真類的書看完了。”
“這修仙的過程其實不難理解,無非就是每個境界由低到高,然後到達相應的境界時,吸納足夠的靈氣即可。”
吳尉差不多已經摸清楚修真的門路。
打一個怪異的比方,
練氣期的修煉的過程,在吳尉的理解中,就像一份小學一年級的考卷,而考卷的合格分數線是60分,當你考試合格以後,恭喜你,你可以進行二年級的試卷考試了。
恐怕單單這一句各位還有些不太懂,那麼尉哥以他天馬行空的思想來為大家解說一下。
“如果把小學試卷比作練氣期修煉,把考試題目比作境界感悟,將試卷上填寫的字數比作靈氣數量。”
“那麼在練氣一層晉升練氣二層的時候,感悟到了60%的境界(答對60分的題),再將靈氣填滿丹田(字數填滿試卷)之後,就會晉級練氣第二層(升學到二年級)”
“但是如果只感悟到60%的境界而晉級的話,就會在練氣二層的時候修煉得相當困難,除非能將練氣二層的境界也能感悟到60%以上,否則便無法晉級練氣第三層。”
“因為合格分數線在60分,所以只感悟到59%、58%的話,那基本就終身停留在當前的修為層次了。”
而且根據感悟程度,會決定這個修士的靈力強度。
試想一下,同樣是練氣九層,第一個人的境界感悟基本平均在90%,第二個人的境界感悟平均在80%,毫無疑問,感悟90%的人會比80%的人強很多。
“所以,這個世界就有了丹藥,而其中“築道丹”就相當於練氣期期末考試的“作弊器”。”
“一些練氣九層圓滿,無法透過自身突破的修士,只要吃下築道丹,就會使修士感悟道韻,並在丹藥蘊含的強大靈氣中強行突破。”
“還有一種就是拜師,只要一些遇到瓶頸的修士,遇到前輩高人的指點之後,也能一朝頓悟突破。一個玄丹境,指點了練氣期的小輩一番,就好像一位高中生教一位小學生做奧數題。”
高中生可以幫小學生做題,但是玄丹境不可能直接幫練氣期突破,只能稜模兩可的側面指導。
這種現象也就造成了師傅們都喜歡收同型別的弟子,師徒都屬於同一型別的“題”。
“一個開挖掘機的永遠教不了別人炒菜,同樣一個煉丹大師,無論如何也不能收一個修習陣道的弟子。”
嗯,大概就是這樣。
要說桌子上全都是一些修煉境界的描述、感悟和突破難關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