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到了這個份兒上,鎮國公也只好點了頭,另又不厭其煩地仔細囑咐了孫女一番。
“京城距臨元八九百里遠,說近不近,然而也不算太遠,年前的時間還足夠,路上不必趕得太急,記得要照料好自己。”
許明意點著頭:“祖父放心,我不著急。”
畢竟等著她的不是八百里而是兩千裡,當然‘不能急’。
“沿途也要讓身邊的人多些留意,還是派秦五隨你們一道吧,他常年跟隨我左右,在外遇事時,總歸老道些。”
畢竟有些盜賊土匪為了過個好年,趕在年底能有個好收成,也比以往要勤快賣力許多。
對於自家祖父的這個安排,許明意沒有再拒絕。
祖父讓她出門,她也要讓祖父安心。
至於秦五叔要如何安排?
也沒什麼可安排的,她今日的目的只是順利出門,出門後的事情就盡隨她自己做主了,總歸秦五叔也不可能將她半路抓回去。
去了一趟世子院,將此事同崔氏說明之後,許明意便回了熹園。
入得堂中,就同阿珠說道:“收拾收拾,一刻鐘後隨我動身出一趟遠門。”
阿珠面色平靜地應下,立即去了。
阿葵則道:“姑娘,咱們走得是不是太急了些?奴婢還什麼都沒給姑娘準備呢。”
她是一路跟著姑娘從老太爺那裡回來的,本以為怎麼著也要明日動身——
“不必了,我昨夜已經收拾好了。”許明意邊往內室走去,邊說道:“阿珠跟著我就可以,你留下。”
她這一路勢必要趕得急些,阿葵並無功夫在身,趕起路難免受罪。
阿葵聽得愣了愣。
姑娘自己連夜收拾了行李
且還不帶她了……
可她若不去的話,誰來幫姑娘背鍋呢?
小丫頭潛移默化之下已經覺得自己同姑娘密不可分。
然而轉念一想,在臨元人生地不熟的,姑娘想幹什麼應當直接就幹了,好似也不需要她來掩飾什麼了吧?
“那奴婢留在家裡替姑娘照料好天目。”
背鍋的活兒暫時放一放,那她就先專心做好“乳孃”該做的事情好了。
不料卻聽自家姑娘說道:“天目也要隨我一同去。”
她既要去寧陽,便沒有不順便帶上天目讓人家父子相見團聚的道理。
阿葵輕輕“啊”了一聲。
連天目也要去啊。
想想也是,畢竟天目還能給姑娘暖手呢。
那她就只能留在家裡看點醫書和話本子充實一下自己了。
阿珠很快收拾妥當。
不多時,秦五接到阿葵送去的訊息,不由詫異:“姑娘已經走了?”
他都沒來得及點人呢!
阿葵點頭道:“是啊,姑娘說您不必著急,晚些出發也無妨。”
秦五神情複雜。
這局面很不對勁。
他奉命護送姑娘出門,結果卻成了姑娘在前面開路。
為何突然有種姑娘完全不需要護送,帶上他們只是走走形式的感覺?
世子院中,崔氏正在房中對賬,青櫻進來稟道:“夫人,公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