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好好慰勞一下司馬院士,林風讓人從附近的山村裡收羅了不少風乾的山貨。 這一點他們兩個不謀而合,都喜歡那又幹、又鹹香的味道。
“趁都在休息,我們計算一下成本吧。”
林風準備好好跟她親密兩天,結果還是被拖到了實驗室裡。
研究可以不計成本,但如果想要大批次生產和製造,就要一絲一毫地計算成本。
製造超級電池的材料都是市面上常見的東西,這個不值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最大的成本是投資生產線,各種特殊的裝置都造價不菲,這屬於固定資產成本。
兩人仔細核算了一下,要建一條日產2噸電池化合物的全自動生產線,至少需要8億的裝置資金。
另外每生產1克化合物,平均要消耗3塊錢的電力。
當然這都只是小錢,最大的投入是給成品電池充電。
超級電池在出廠前需要儲存大量電能,才能長時間保持電能供給,這個是一分錢都沒法作假的。
兩人做了實驗,要把1克化合物充滿電,需要4380度電,按照5毛一度市電價格來折算,就要2190塊。
用於手機的紐扣電池裡面含有5克化合物,按照這個演算法,光是充電就超過1萬了,可紐扣電池在商城的售價也不過100塊。
林風覺得有點心塞,東西造出來了,但在充電這一塊遇到了大問題。難道在大批次生產之前,還要先自己弄個大型發電站?
但去哪兒找這麼大容量的發電機組?就算把發電機造出來了,但是能源呢?
根據能量守恆,發將近22億度電,需要消耗能源就好嚇人了好不好?全世界每天才消耗5、6億度呢。
但是轉念一想,需要充那麼多電嗎?
拿紐扣電池來說,如果用在手機上,也最多就幾年時間,更多的兩年之內就會將手機淘汰,更換新的手機。
一部手機手機一年消耗3度電,滿打滿算用5年,也才15度而已,充多了根本就是浪費。
之前林風對世界承諾,超級紐扣電池可以10年不用充電,那就按30度來算好了,一枚紐扣電池的成本也就30塊多點。
這樣算下來就差不多了。
但超級電池的用處肯定不止是手機,各種家用、工業、航空等各大領域都能用上,這些東西的電量消耗量就很大,如果沒有超級廉價的電力供應,賣出去的價格又無法讓電池普及。
說到底,超級電池最終還是賣的電力,所以如何以極低廉的價格生產電力,仍舊是最終需要攻克的難題。
見林風陷入思考狀態,司馬莉莉兩眼發亮。自從兩人相識以來,林風給他的感覺是,除了談價錢和數錢的時候,一般態度都不怎麼認真。
現在看到他居然也嚴肅、認真起來了,不由讓她心旌搖盪。
如果讓她知道,林風此時其實是在為選擇哪種發電裝置而猶豫不定,不知道她又會怎麼想。
宇宙商城有現成的發電廠,一種是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為發電裝置提供能量,另外一種則是用時間晶體作為能量源,產生出永恆的能量。
兩種發電廠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點。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氫同位數,氘,也就是俗稱的重水。這種東西在地球上很多,海洋裡一撈一大把,基本上不需要什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