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空曠的巨大車間,就建在一條上百米寬的水槽上,這條水槽直通大海,只有部分需要保密的船舶才會在這裡建造。
林風把所有無關人等趕離車間,並讓李廣平帶著人在外面守著,然後運載著專用加工裝置的幾十輛卡車開了進來。
要加工截面直徑50米的配件,專用裝置的直徑需要超過50米,所以這臺裝置被分成了上百塊,需要現場組裝。
為了儘快讓自己的捕魚船出海,林風花了兩天兩夜,上百個工程部隊的軍人不停忙碌,才把裝置組裝完畢。
接上巨大的電纜,啟動裝置,進行許可權認證,這些都是輕車熟路的事情。
這臺裝置太過重要,所以暫時只能由他自己操作。
首先是船體,這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船在風浪洶湧的大海里航行,外殼不夠牢固,就等著船毀人亡吧。
當然對於超分子聚合材料來說,不存在不牢固的問題,但為了有最快的航行速度,外殼的形狀自然也必須符合各種力學。
加入原材料,隨著機器的轟鳴,一個尖尖的船首從機器裡慢慢滑了出來。
司馬莉莉不愧是這方面的專家,對材料的效能也十分了解,所以設計出來的船體超越了傳統艦船的模式。
船體制造到一半時,林風越看越不對勁:“我怎麼看著有點像艘軍艦?”
“其實這就是護衛艦的改版。”
林風哦了一聲,不由更加期待。一艘像軍艦的捕魚船,開出去應該很拉風才是。
船體後半截就有了捕魚船的模樣,寬闊平整的甲板,低矮的欄杆,還有安裝撒網器的平臺。在捕魚船的尾部,還有一個凹進去的倉庫,拉上來的魚將會被放到這裡面進行篩選,然後該現場上架的上架,該冰凍的冰凍。
十幾分鍾,一個二十多米高,六十多米長,三十多米寬的船體就製造完畢。
林風圍著水槽走了半圈:“怎麼只有三十多米寬,說好的50米寬呢?”
“太寬了航速不夠快。”
林風點點頭,覺得也有道理,但司馬莉莉臉上狡猾的笑容,讓他突然想到這不是夠不夠快的問題,這是讓他多花了上百億買裝置的問題。
“你果然變壞了,”他看著司馬莉莉說到,“我們之間說好的信任呢?”
“對不起,其實我該早點跟你說明的,但我怕你不答應。”
“算了算了,”林風無所謂地擺擺手,“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但我多花的錢你要負責幫我賺回來。”
“上次兩臺傳送器,國家答應給你300億,應該幫你賺回來了吧?”
林風還能說什麼呢,30億的東西賣了300億,傻子也知道賺大了吧。
“好吧,這次就放過你。”
船體造好之後,就要開始安裝動力系統,這些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林風就不去插手了,全部交給司馬莉莉負責。
看著一樣又一樣東西被裝上,整條船漸漸豐富起來,林風彷彿已經感到自己馳騁在大海上了。
捕魚船的控制系統非常先進,而且經過司馬莉莉的最佳化,基本都屬於無腦操作,只要有一點駕船航海經驗的人都會操作。
“複雜的是捕魚系統,”司馬莉莉為他介紹,“目前還沒選定,這需要你來決策。”
“什麼事捕魚系統?”林風對此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