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十幾個方案,經過半個月的不停試驗,列車的供電問題始終沒有完美地解決。
試驗1號的最高試驗速度已經達到了1800公里/小時,但也只是短暫的十幾秒鐘,然後就熄火了。
為此司馬莉莉已經好多天沒正常休息一下了,每天都在不同的材料裡挑來選去。目前為止,人類社會所有的頂尖材料都被試用過。
“你能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嗎?”
司馬莉莉越來越疲憊,雖然沒有急躁,但也能看出她心裡的失落和無奈。
林風在宇宙商城尋找過,利於導電的材料無非就是常溫下的超導體,但這也不能解決電弧的問題。
就算用耐高溫材料也不行,電弧對材料的傷害可不止高溫,它甚至能夠破壞分子結構。
所以他愛莫能助。
但眼看著就差最後一步就能成功,他也很不甘心,畢竟為此他也付出了二十幾個日夜。雖然有一大半時間都是在打瞌睡,不過時間至少耽擱在了這裡。
時間就是金錢啊。
“我們能不能換個思路?”最後他下定了決心,問到,“比如不用這種供電方式。”
“那用什麼?”
“給列車裝電池行不行?”
司馬莉莉靜靜地凝視了他3分鐘。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提議,如果能夠得以運用,絕對讓全人類都為之叫好。但前提是哪裡來那種儲電量巨大,體積又小的電池?
有去研究這種電池的時間,早就把滑觸線的新材料研究出來了。
但她隨即想到,林風推出過一款超級電池,號稱10年持續穩定供電,體積也不大。
如果把這個技術加以改進,是不是就能有足夠一輛列車使用的超級電池?
想到這裡,她的眼神開始閃爍起動人的光彩。
“你真的有這種技術?”
“當然有,”林風說到,然後開始打預防針,“但我這個電池需要和我的引擎配套,成本可不便宜。”
“不管多少錢,你先拿來我們試試。”
林風心道試試也是要錢的啊。
他現在開的那輛轎車,就是搭載了超濃縮蓄電池和電力引擎,每一塊電池足夠行駛30萬公里。
這種引擎和電池在商城有大功率版本,但是價格昂貴。
一臺6000千瓦的引擎,加上一塊蓄電池需要6億RMB,而地球上一列8節車廂的動車組,總成本也不過兩億左右。
林風轉一下手,總還要賺點對不對,所以製造成本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