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上官儀一行人也來到了城南的院子,見到了李寬。
“陛下?楚王殿下?”
當上官儀在大堂之中看到李世民和李寬的時候,眼珠子都快要掉出來了。
這是啥情況?
自己是產生了什麼幻覺了嗎?
為什麼陛下和楚王殿下會突然出現在涼州?
《大唐日報》自己是每天都會看的啊,上面沒有報道過陛下要巡視天下的新聞啊。
再說了,自己也算是楚王殿下的得力屬下,他要來涼州,沒有道理不主動的事情聯絡自己啊。
“遊韶,陛下這一次是微服私訪,就連我也是前幾天早上臨時被李忠給叫走的,所以陛下到了涼州的事情,你不要張揚出去。這段時間,你該幹什麼幹什麼,不需要特別做什麼。”
李寬這話,既解釋了自己為什麼沒有事情通知上官儀,也告訴他今後一段時間的安排。
“愛卿在涼州經營有方,賦稅收入如今是大唐第三,人口數量也快速增加,朕甚是欣慰啊。”
這個年代考核官員最主要的指標就是人口增長情況和賦稅收入。
而這兩項內容,涼州都是表現的非常亮眼。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當初楚王殿下安排西北貿易在涼州大力發展羊毛產業和奶粉產業,並且大力推進草原戰略,還以涼州為中心修建了多條水泥道路,這才有了涼州城的今天。真要說功勞,這不是微臣的功勞,這都是楚王殿下的功勞。”
上官儀聰明的人,知道這個時候要把功勞推給李寬。
事實上,他雖然這麼說了,但是李世民心中,一樣會對他留下很好的印象。
至於李寬這個當事人,就更加不可能因為上官儀的歌功頌德而怪罪他了。
所以說這一番話,簡直就是一箭雙鵰啊。
“西北貿易的功勞,朕自然是清楚的!不過愛卿的能力,朕也是看在眼中,你就不用謙虛了。大唐如今日新月異,正是需要愛卿這樣的人才,你在涼州好好的再做幾年,到時候再調回長安城,朕另有重用!”
李世民開給給上官儀畫餅了。
偏偏這種話從李世民口中說出來,大家卻是一點懷疑也沒有。
靠著這一招,李世民不知道收攏了多少官員將士的心。
“微臣謝過陛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此乃臣子本分也!”
有李寬罩著,上官儀雖然不擔心自己的前程,但是眼下聽到李世民親口承諾,那又有所不一樣。
“對了,涼州馬家,愛卿瞭解的多不多?隴右道的這些本地士族,是如何看待朝廷的?”
李世民想到了今天李寬跟自己提到的東西,想要從上官儀這個涼州刺史嘴中再聽一聽情況。
“隴右道計程車族,如今以馬家的實力最盛,張家和令狐家的底蘊最深,另外還有幾個家族也跟他們三家有著各種姻親關係。整體來說,這些隴右道計程車族對朝廷既有敬畏也有防備,他們首先考慮的是自己家族的利益。
這些士族,全部都經歷了隋末動亂,偏偏能夠保全家族,對隴右道的掌控頗為深入。雖然在楚王殿下的影響下,西北貿易以及長安來的一批商家在這裡獲得了大量的利益,但是水漲船高之下,隴右道這些本地豪強的實力,不僅沒有削弱,反而跟著增強了。”
上官儀不是很清楚李世民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所以只是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
“如果要把這些士族全部清除,有什麼辦法沒有?”
李寬這話一出,上官儀的心猛地顫抖了一下。
自家王爺,這是要在涼州搞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