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雖然傳入我中原的時間不算特別的漫長,但是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追加幾十年,他們的發展特別的迅猛,如果朝廷不加以控制的話,假以時日,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土地成為寺廟的土地,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姓成為僧人,而在他們的蠱惑之下,信佛的百姓也必然會越來越多。畢竟,人家講究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管是你之前犯了多大的罪惡,只要進入寺廟,就什麼都消除了。到時候,這些寺廟必定成為藏汙納垢的地方。”
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李寬肯定都是不支援的。
要支援肯定就支援觀獅山書院的“科學”。
不過,考慮到佛教和道教的巨大影響力,李寬肯定不能簡單的說一句不支援,然後李世民就會聽他的去安排一些事情。
只有把他們對大唐發展的不利影響描述清楚了,才能真正的獲得李世民的支援。
“長安城的寺廟雖然不少,但是僧人們普遍都還比較遵規守紀,一心精研佛法,很少聽到他們鬧事的傳聞。寬兒你這種說法,是不是有點誇張了?”
李世民也算是個念舊的人,當年少林寺的僧人幫助過大唐,這個恩情他是一直記在心中的。
“陛下,這正是佛門最迷惑人的地方。看起來,他們都是在勸人向善,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對於朝廷穩定社會控制有好處。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子。不管是西明寺還是法華寺,各個寺廟下面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香油錢’,裡面的佛像都製作的金碧輝煌;而且各個寺廟名下的良田數量現在是越來越多,許多勳貴為了表示自己向佛的誠心,捐贈了大量的錢財和土地,而朝廷對於寺廟擁有的土地是不徵收賦稅的,對於僧人也沒有徵收任何的賦稅。
微臣聽說一些百姓已經開始主動的將家中的‘良田‘捐獻’給寺廟,實際上卻是還是自己在耕種,每年只需要繳納一定的糧食給到寺廟即可。這麼一來,他們不僅規避了朝廷的賦稅,還變成了寺廟的人,獲得了雙贏的結果,只有朝廷在其中是受害者。這種事情雖然目前只有一個苗頭,但是一旦其他百姓看到朝廷對這種事情的縱容,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姓有樣學樣。特別是今後如果賦稅的繳納變多之後,必然會有更多的人仿效。”
李寬可是很清楚歷史上佛教影響力最大的年代,是有多麼的瘋狂。
如今朝廷的威嚴還在,控制力還比較強,危害可能還看不到。
但是誰能保證大唐真的一直長盛不衰呢?
“居然有此等事情?”
李世民是聰明人,自然一聽就明白了這個事情的危害。
“陛下可以讓百騎司具體調查一下,許多寺廟或多或少都會有這種情況。並且,由於在寺廟裡當和尚可以過上好日子,很多貧苦百姓在走投無路之下,都會考慮出家為僧,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還能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可是這樣不僅會導致大唐繳納賦稅的人口減少,也會給我們各個作坊的發展帶來用工緊張的局面。”
寺廟裡的僧人有很多都是壯勞力,整天就在那裡吃齋唸佛的話,實在是一個浪費。
這可不是李寬希望看到的局面。
“道觀是不是也有這個情況?”
看到李寬把寺廟的情況說的這麼嚴重,李世民立馬就想到了大唐皇家一直支援的各個道觀的情況。
“都是差不多的,但是道教的理論相對百姓們來說,吸引力要差一點,更多的是一些小有身家的商人或者勳貴會通道,所以給大唐的危害會小一點。”
道教是李唐官方支援的,李寬也不會一味的同時惹上佛門和道教,那完全是在給自己增加壓力。
畢竟,歷史上,哪怕是道教發展最厲害的年度,也沒有達到佛教的影響力。
實在是道教的理論體系和蠱惑人心的手段,比不上佛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