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了!陛下是很愛惜羽毛的帝王,特別重視自己身後的名聲。魏徵這麼做,顯然是為了讓自己青史留名,但是卻是有可能讓陛下揹負惡名。起居注是非常緊要的東西,魏徵把冊子給你看,無非就是想要你在起居注中反應這些資訊。換句話說,魏徵的勸諫,其實不見得就是那麼的剛正不阿。”
楊本滿如今也算是歷練豐富的人,看問題的角度也比較刁鑽。
“說魏徵不是那麼的剛正不阿,楊兄,你這個說法,我倒是你一次聽說!”
“你仔細的想一想,就會發現魏徵對陛下的勸諫,其實都是勸諫的一些並不敏感的東西;說來說去,無非就是說‘陛下,你不能驕奢淫逸哦,你要勤儉節約;你不能任人唯親,要唯才是舉哦;你不能……’之類的東西。
這些勸諫之語,看起來像是在斥責陛下,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自然而然的,陛下對這些勸諫都欣然接受。畢竟,陛下也希望給眾人留下一個自己是虛懷若谷的美名。
但是,到了緊要關頭,魏徵就不說話,不當陛下的‘鏡子’了。比如在儲君之事上面,大家都知道陛下太過親近魏王不是好事,但是魏徵卻是沒有把這事說破,難道他是看不清楚嗎?顯然不是的!
後面陛下安排他去教授太子,結果他立馬就裝病不上朝了,有他這樣的忠臣嗎?他這是典型的明哲保身,不想摻和儲君爭奪啊。畢竟這種事情不像是勸諫,一旦站錯了隊伍,那是要萬劫不復的。”
楊本滿這話說完,司馬強也陷入了沉思。
他掌握的資訊,不會比楊本滿少多少。
畢竟,他已經擔任了十多年的起居郎。
“你這麼一說,我倒是響起了一件事情。當初魏徵被逼無奈之下,成為了太子的老師,但是他跟陛下提出了一個請求。”
“什麼請求?”
“他說,他希望陛下讓他做一個良臣,而不是忠臣!”
“良臣?”
“對!良臣就意味著他想魏家世世代代享受榮華富貴,也成全了陛下跟他君臣之間的美名;但是忠臣的話就不同了,雖然他魏徵可以留下美名,但是往往忠臣最後都會被殺,給天子留下惡名。
魏徵這話的言外之意其實就是讓陛下今後不要殺他,不要當一個有著惡名的昏君。陛下多麼聰明的人啊,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自然也就答應了。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魏徵這也算是在威脅陛下,陛下心中肯定是有點不舒服的。”
“還有這等事?”
“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這話可是我親耳所聞!”
司馬強作為起居郎,對於李世民身邊發生的事情是非常清楚。
當然,如果李世民要做一些隱秘的事情,他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司馬兄,你把那本冊子保管好,指不定到時候陛下會派人過來找你取!”
這麼一番交流下來,楊本滿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
幾日之後,宣政殿中,李世民看完一本奏摺,臉上的表情陰晴變化。
“愛卿你執掌記錄起居注,都記錄了朕什麼事?朕可以大概看一下嗎?”
放下奏摺之後,李世民把起居郎司馬強叫到了面前。
大多數時候,司馬強都是默默的坐在宣政殿的一個角落處,沒有什麼太多的存在感。
今天發現李世民叫自己,再聯想到幾天前跟楊本滿的對話,司馬強有了一些猜測。
“陛下,今之起居注,古之左右史,書人君、言事,且記善惡,以為檢戒,庶乎人主不為非法。不聞帝王躬自觀史。”
作為司馬家族的後人,司馬強自然不可能答應李世民的要求。
歷朝歷代,能夠被選為起居郎這種官的人,骨頭都是很硬的。
為了自己的名聲,也沒有幾個帝王願意對這樣的官員動手,實在是太傷名聲。
“朕有不善,卿必記之耶?”
“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君舉必記!”
司馬強黑著臉,直接給了李世民一個不爽的回答。
好在李世民真的非常在意自己的名聲,雖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但是卻是不願意破壞歷朝歷代帝王對史官的優待。
不過,在李世民心中,對剛剛的那份奏摺,卻是又多了幾分顧慮。
思索再三之後,他問出了一句話,“愛卿,朕聽聞當年鄭國公將勸諫的奏摺全部整理成了冊子,然後還專門給你看了,有這麼一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