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你看可以跟其他學員多合作,開發新藥的話,會涉及到一些其他學院的知識,或者可以借鑑一下其他學院的經驗。”
李寬對於各種各樣的研究所基本上都是抱著支援的態度。
要讓大唐的綜合國力上一個臺階,這不是依靠他一個人就行的。
“王爺,您什麼時候有空來醫學院給大家開一個講座呢?”
看到血液研究所和藥物研究所都接連得到李寬的認可,九條杏香趕緊提出了新的要求。
“講座就算了,這段時間你們只要把血液研究所和藥物研究所的事情搞好,就夠你們忙活了。醫藥醫藥,醫和藥是一樣重要的。再厲害的郎中,如果沒有合適的藥材,也是沒有辦法取得好的治療效果,你們要多在這方面琢磨琢磨。”
李寬搞清楚了觀獅山書院醫學院的情況之後,也沒有繼續逗留太久就回去了。
……
朔州。
褚遂良在這裡已經待了兩年了。
他親眼見證了大唐棉花種植面積的飛躍。
如今正是棉花幼苗快速成長的時候,棉田裡一望無際的都是綠油油的幼苗。
“石明,聽說你們石家村有一半的人都來到塞北種植棉花?怎麼樣,今年的種植面積有增加嗎?”
褚遂良騎著一匹駿馬,沿著新修建的水泥道路緩緩而前。
道路的兩旁基本上都是長安城各家勳貴的棉田。
每隔個五六里路,就能看到一個小小的村落,這是負責照顧棉田的幫工自發聚集而成的村子。
跟關中的村落不同,這裡的村落,什麼姓氏的人都有。
也就是少數村落會有某一兩種姓氏集中的情況,就如同石家村。
塞北毗鄰草原,隨時都有可能有胡人來犯,所以大家雖然不是同姓,但是卻是非常團結。
“褚主薄,在這裡種植棉花的收成,一年就頂得上關中種三五年的粟米或者稻穀,剛開始的時候大家是有各種顧慮,如今已經見識到了種植棉花的掙錢能力,大家自然是紛紛增產。”
石明作為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如今已經是褚遂良的得力助手。
過了今年,褚遂良還準備給他運作一下,讓他擔任朔州北部的某縣縣令。
“去年的時候,棉花收購價格相比前年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棉布的價格也下滑的非常厲害,百姓們就沒有擔憂?”
褚遂良今年其實是比較糾結的。
一方面,他希望朔州附近的棉花種植面積繼續擴大;但是,另外一方面,持續擴大的棉花種植面積,產出的棉花已經超出了大唐的需求。
倒不是說大唐不需要這麼多棉花,而是大唐能夠買得起棉布的人,不需要這麼多的棉花。
所以去年的時候,棉布的價格才會大幅度的下滑。
把棉布的價格做到接近麻布價格,可想而知這個價格下降的多麼厲害。
要知道,幾年前,棉衣還是奢侈品呢。
長安城的勳貴,冬天裡穿著一件大棉衣,絕對比穿著一件貂皮大衣要來的有面子。
“雖然棉花和棉布的價格都在下降,但是在朔州這裡,種植棉花的成本太低了,朝廷基本上是白送你土地讓你種植,還免除了各種各樣的賦稅,所以種植棉花仍然比關中種植糧食的收益要高很多。
百姓們別看都不是很聰明的樣子,其實他們對這些東西是最敏感的。棉花能夠讓他們掙更多的錢,他們現在已經形成了這個印象,必定會繼續擴大種植面積,直到吃大虧為止!”
石明是農家子弟,對於農戶的心理變化把握的比較充分。
“你說的也對,好在楚王殿下未雨綢繆,已經將棉布作為主要的海貿產品開始向各國推廣了,不知道最終的效果怎麼樣,能不能消耗掉今年增加的棉布產量呢。”
褚遂良只能在心中期待大唐的棉布能夠在海外熱銷了。
否者今年棉花采摘的時候,就是棉花大跌價的時候。
喜歡大唐孽子請大家收藏:(大唐孽子新書海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