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本滿可是每一期的《科學》,觀獅山書院裡頭搞出來的許多新名詞,他都很清楚。
像是止損,他就覺得這個詞非常的秒,用在賀勤勞的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
“是啊,我也是覺得歸義坊經過這一次的水災檢驗之後,已經證明了它是沒法跟作坊城比的。我聽說朝廷準備把各個衙門都遷移到作坊城去,到時候作坊城的房子才值錢呢。聽說楊兄你在作坊城裡有幾百套房子,還是最低價的時候買的,實在是厲害啊。”
賀勤勞雖然平時是一副剛正不阿的形象,但是跟好友在一起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副模樣。
而楊本滿那麼聰明,自然從賀勤勞的言語行動之中,估摸出了一些味道。
“雖然朝廷有意把各個衙門搬遷到作坊城,但是隻要陛下在大明宮,大唐的重心就還在長安城。作坊城那裡,無非就是房子質量好一點,生活環境好一點,公共設施好一點而已啦。”
“楊兄,假如楚王殿下在作坊城附近修建一座新的宮殿呢?反正那麼多衙門都已經修了,花費的錢財不見得比修一座宮殿少到哪裡去。到時候陛下和百官辦公的地方都在作坊城裡,大家自然要考慮住在作坊城,這又會間接的帶動一大批人來到作坊城定居。到時候,作坊城的房價,哪怕是翻個一番,都是很正常的。”
賀勤勞的這個假設非常大膽,但是卻不是一點說服力也沒有。
並且,他有理由相信,李寬很可能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了。
“如果真的是像你說的那樣,那麼作坊城的房價就不是翻一番的問題了,而是到底要翻幾番了。賀兄,要不我們乾脆上一個奏摺,建議陛下在作坊城修建一個行宮?”
楊本滿如今早就沒有了御史的風骨,反倒是把家族產業的發展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這個……不大好吧?”
賀勤勞還是要臉面的,覺得自己堂堂一個御史,做出這種事情來,估計會遺臭萬年呢。
“這樣,賀兄,你不是剛剛把歸義坊的房子賣了嗎?那你手裡肯定有一筆閒錢咯。正好我在作坊城的房子有點多,想要在近期開始售賣。我們是同僚,又是好朋友,掙你的錢我不好意思,我就以原價轉讓兩套,不,五套作坊城的房子給你。你覺得怎麼樣?”
楊本滿顯然是下了大本錢了。
他很清楚,只要賀勤勞說的那個方案能夠得到實施,他額外增加的收益,絕對不僅僅是那五套房子能夠帶來的。
“楊兄,你真的捨得以原價轉讓五套作坊城的房子給我?”
賀勤勞家中談不上富裕,甚至可以用清貧來形容。
當然,人家的清貧,跟後世大家理解的“貧”,那是完全兩個概念。
好歹他也是在長安城裡有一處院子的朝廷官員。
這就像是後世,一個在帝都有一套完整四合院的人,你好意思把他跟“貧”扯上關係嗎?
“出家人說話,不打誑語。我楊本滿雖然不是出家人,但是也是一個唾沫一個釘,說話算話的。那五套房子,今天就可以安排胥吏過去幫忙辦理手續,直接轉讓給你。”
楊本滿看到賀勤勞的表現,很是滿意。
“陛下登基十六載,立下不世之功。如今我大唐的國力,比任何時候都要強大。這個時候,陛下在郊外修建一座宮殿度假,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做臣子的,自然就要時時刻刻的為郡王分憂,為君王考慮好各種各樣的問題。楊兄,今晚回去我就草擬一個奏摺,明天跟你一起在朝會的時候提出!我倒是想要看一看,有幾個人敢站出來反對的。”
賀勤勞慷慨激昂的樣子,讓楊本滿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自己在御史臺,總算是又有了一個趣味相投的好友了。
“賀兄,奏摺可以先考慮怎麼寫,但是不著急在明天提交。比較暴雨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退,我們這個時候提議陛下修建宮殿,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們稍微緩一緩,等到明年開春以後,大家都淡忘了今年的事情,我們再把這個話題丟擲來,起到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楊本滿是做長線的,並不著急作坊城的房子一時半刻的變化。
只要作坊城售樓處開始修建衙門,那麼他就絕對穩賺不虧。
至於什麼時候能夠讓李世民同意修建宮殿,那是以後的事情。
有得時候,操之過急,反而適得其反。
楊本滿顯然精通這一套。
“不,我不這麼看!現在關中地區有不少流民來到長安城,如果朝廷這個時候開始修建宮殿,那麼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手,這對於解決流民的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的奏摺,也可以把這一方面的影響給寫進去。”
賀勤勞在作坊城即將有五套房之後,態度立馬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沒辦法,這就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