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的還是高句麗這種歷史悠久的大國,繳獲能差到哪裡去呢?
“確實是,楚王殿下點石成金的本事,整個天下都沒有人能夠比得上。我在平壤的時候,聽說遼東那裡的將士,有一半被就地安置在遼東生產建設兵團,而兵團的將士,哪怕是最普通計程車卒,也獲得了超過六個奴僕女人的賞賜,還有幾百畝的土地,簡直就是一日之間,實現了階層躍變啊。”
平壤和遼東、漢城之間,每日都有飛鴿傳書來回。
彼此之間的訊息傳輸,其實一點也不慢。
因為飛鴿傳書的崛起,鴿子在大唐的地位都上升了不少。
原本冷門的不能再冷的養鴿人,更是身價大漲,不少人都進入了公務員的隊伍之中。
“這幾個月,我也在不斷的研究東北的輿圖。楚王殿下選擇在遼東城附近設立遼東生產建設兵團,還真是個好主意。船隻透過遼河,可以直接連通遼東城和登州,不管是遼東的物產,還是大唐的東西,都可以輕易的在兩地來往。聽說那裡的土地非常肥沃,如果能夠種植大量的稻米的話,肯定可以利用稻米換取更多的遼東特產,吸引更多的人前往遼東種地。”
淳于難好歹是登州刺史,不會簡單的把種地的都理解成窮人。
一家幾百畝地,如果每一畝地都能真正的種植起來,那麼這些農戶就已經蛻變成小地主了。
當初淳于家,也就是從這麼一個有著幾百畝水田的小地主起家的呢。
“嗯,使君,我覺得淳于家可以加大進軍遼東的力度。以前的海貿,因為我們的反應比較慢,已經失去了先機。但是遼東不一樣,如果透過陸路通往遼東,哪怕是水泥路全部修建完成,需要的時間也不會少,關鍵是運輸的貨物還不會多。
但是,我們從登州出發,使用大海船運輸貨物到遼河口,嗯,聽說東海漁業準備在遼河口修建一個碼頭,用以轉運遼東出來的貨物。到時候需要的運輸時間,肯定會大大的減少,並且船隻的運輸量,遠遠地超過馬車,成本也會低很多。”
淳于博的前途,是完全跟淳于家綁在了一起。
這一次高句麗之行,他其實沒有做太多的事情,但是所見所聞,卻是給他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
回來的船上,他也一直思考著怎麼讓淳于家在這一場變化之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現在有了思路,他立馬就迫不及待的跟淳于難分享。
“嗯,把遼東作為發展重心,這個方向還是沒有錯的。不過,有這個想法的人,估計不只有我們淳于家。我可是從《大唐日報》上看到了,長安城很多商家都已經行動起來了。特別是楚王府旗下的各個作坊,很多都在遼東城開始修建作坊了。”
淳于難發現自己的動作還是慢了。
要不是今年淳于博這麼跟他建議,他估計還在猶豫之中呢。
畢竟,報紙上看到的是報紙上看到的,跟自己身邊的人親自講述的還是有區別的。
就比如後世的炒股,網上大家說股市有多麼火熱,你不見得會進去。
但是如果你發現身邊的同事朋友都入場了,每天都在討論著這隻股票今天漲了多少,那隻股票前景多好。
那麼,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夠忍住不進場的吧?
特別是之前曾經開過戶,但是曾經吃過虧的人。
“遼東那麼大,哪怕是長安城很多人已經心動了,我們現在動起來也是沒問題的。天時地利人和,我們登州的優勢,是很多地方比不上的。就像是那個木材生意,不管是怎樣的巨木,在遼東都不值錢,但是到了登州,一根可以造船的上等木頭,賣上幾十甚至上百貫錢都是很正常的。”
淳于博今天這麼迫不及待的跟淳于難邀功,自然也是做了幾分功課的。
這一次前往高句麗的登州商隊,基本上囊括了登州主要的商家,要了解什麼資訊都很容易。
甚至有些商家,直接在船上就已經達成了今後的合作意向,準備一起進軍遼東。
畢竟,遼東以後的機會很多,可不是隻有淳于博能夠看出來。
單單那些什麼都不想,只是一味的跟著楚王府各個作坊行動的商家,就能讓遼東的商業跨上幾個新臺階。
“你說的也有道理!這一次你先回來休息一個月,我們具體商量一下要在遼東發展什麼業務,然後再辛苦你一趟,親自往遼東城跑一趟!”
淳于博看著碼頭上越發熱鬧的場面,心中也有了決斷。
只要跟隨著楚王殿下得步伐,一直偏安一隅的淳于家,也是有可能走進大唐的權利中心的。
自己家族數百年沒有實現的目的,很可能在自己手中完成。
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這種事情,絕對是值得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的。
要不然怎麼會有家國天下的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