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優勢,在戰場上大規模作戰的時候是非常明顯的。
兩支軍隊衝擊在一起的時候,對方的刀劍要是直接斷了,基本上就意味著小命也就丟了。
“那倒也是,仁貴本身就是一個神射手,用兵又非常精妙。
如此精銳的隊伍在他手中必定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威力出來。
到時候留給我們的很可能就只是打掃戰場,看守俘虜的工作了。”
想到這裡,席君買莫名的有些憂傷。
自己可能沒有機會上戰場了。
雖然大食帝國很強大,但是席君買顯然不認為他們能夠比大唐更加強大。
“只要我們想要戰鬥,那是一定有機會的。
雙方出動的都是騎兵,那是大食帝國戰敗了,肯定也會有不少的潰軍的。
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發揮威力的時候了。
論起大規模的正規作戰,我們捕奴隊肯定是比不上正規軍的。
但是論起小規模的追擊,我敢說這個天下就沒有哪支隊伍比達飛訓練的捕奴隊厲害。”
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捕奴隊首領,達飛的身手也是非常不錯的。
要不然也壓不住那麼多遊走於特殊環境之下的部下。
“哈哈,你這麼說也有道理,那我們要加緊趕路了,要不然到時候連口湯都喝不到了。”
……
邏些城。
作為吐蕃國的國都,這座被眾山環繞的高原城池,這些年的發展也是非常快的。
在祿東讚的輔助下,松贊干布陸陸續續的征服了象雄國,滅掉了天竺北部的一些國家。
還跟尼泊爾的關係處的非常好。
國內的各種手工業發展的非常快,吐蕃國所在的山南地區的農耕業也發展的不錯。
雖然不能說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是吐蕃國的百姓,這些年的生活水平卻是真的有實實在在的提高。
雖然大唐在青海道和劍南道都給商隊進入吐蕃國設定了不少的限制,但是兩國之間的交流還是非常充分的。
除了兵器和鐵器這些敏感的東西受到了比較多的限制之外,其他的很多東西都是能夠自由流動的。
至於一些大唐不讓輸入到吐蕃國的東西,由於有商人從天竺那邊往北進入到吐蕃國,進行商業貿易。
所以吐蕃國在鐵器等方面也算是獲得了補充的途徑。
再加上他們自己也在發展這方面的產業,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給自足。
這讓松贊干布的信心可謂是大漲。
要不然他也不會連續幾次嘗試著在大唐邊境挑釁唐軍。
發現搞不定大唐之後,他倒也乾脆。
立馬再次的將發展重心放在了南邊和西邊。
從吐蕃國南部,沿著尼泊爾的那個方向朝著西域而去,有著吐蕃國獨特的一條道路。
這條道路的安全性非常高,因為北面都是原本象雄國的區域,放在後世就是荒無人煙的阿里地區。
所以他們走這條路進入到西域,根本就不用擔心會受到唐軍的攻擊。
哪怕是到了西域之後,他們也能很靈活的進行對應。
一旦發現風向不對,立馬就可以掉頭往回。
“贊普,這是最新從西域那邊傳來的訊息。
大食帝國的軍隊已經把龜茲國滅掉了,如今正朝著西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