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盧家商業上的負責人,他對不少作坊上面的東西都是有所瞭解的。
“郎君您說的非常準確,不過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的鍊銅作坊才更有前途。
單單就這兩個月,觀獅山書院從我們這邊購買的用來製作銅線的銅錠就超過了一萬斤。
這還只是他們用來做實驗用的材料。
將來如果大規模的推出相關的產品之後,對於銅錠的需求肯定是更加旺盛的。
銅錠加工成銅線,雖然有一些技術難度,但是並不是門檻特別高的。
我們有材料優勢,把規模做大之後又有規模優勢,成本肯定比其他人便宜。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把銅線的製作作為今後的重要發展方向。”
盧明仔細的將自己的理解進行了說明。
很顯然,加工銅礦石的附加值顯然是不能讓他完全滿意。
現在適當的延伸一下作坊的產業鏈,是他已經考慮了好一段時間的事情了。
只不過藉著這個機會把它說了出來而已。
“既然你們都覺得這個方向不錯,那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見。
反正哪怕是銅線製作出來之後售賣不出去,我們也還能重新變成銅錠來售賣,不至於虧多少錢。”
盧宣顯然也是考慮了其中的收益和風險之後,覺得這個事情還是有搞頭的。
所以沒有怎麼猶豫就同意了。
未來大唐最主要的銅線作坊,就這麼誕生了。
……
趙小二閉關了。
連續半個月的應酬,讓他覺得有點疲於奔命。
原本進展很是順利的電燈研究,現在的進展也沒有那麼順利了。
好在他自己醒悟夠快,知道不能再這樣子下去了。
“師父,使用了玻璃作坊製作的外罩之後,燈絲的壽命有了明顯的提高。
如今我們再想辦法把燈罩裡面抽成真空,或者是注入一些不容易跟高溫的物資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想必燈泡的壽命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電燈的原理其實沒有那麼的複雜。
特別是李諺和趙小二他們已經發現了電燈發亮的現象。
現在無非就是要找到一種能夠更加持久、並且亮度也讓人滿意的燈絲材料。
為了找到這個東西,他們不知道做過多少次實驗了。
反正實驗室裡頭負責記錄的相關實驗記錄就已經有好幾尺厚了。
顯然要搞原創性的科研,沒有那麼簡單可言。
“利用玻璃作為燈罩,然後把柱絲或者細碳棒作為燈絲,通電之後的效果肯定會比之前的要好。
但是不管是抽真空也好,填充氮氣或者其他氣體也好,這就意味著製作成本的不斷增加。
雖然燈泡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不斷增加成本之後,他還有多少優勢就不好說了。”
李諺覺得電燈的發展路途中,還有許多大山等著自己去克服。
但是他也不好老說一些喪氣的話,要不然也太影響自己弟子的積極性了。
“師父,其實我有一種感覺。
這個玻璃製品,它真實的製作成本應該是非常低的,要不然太子殿下不可能讓觀獅山書院農學院那樣子大規模的修建暖房。
並且現在作坊城很多房子都使用了玻璃作為窗戶。
至於新出品的馬車,更是使用了玻璃天窗和玻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