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河是渭水書院格物學院頗有名氣的一名學員。
一方面,他是滎陽鄭氏出身,哪怕是旁系子弟,身份也比一般人要高貴。
另外一方面,他在格物方面的天賦,確實還是比較強的。
哪怕自己才進入學院三年,就已經成功的在《科學雜誌》上面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一篇論文。
被渭水書院寄以厚望。
在格物學領域,觀獅山書院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不管是國子監還是渭水書院,亦或是曲江書院和其他書院,在這方面都是沒有辦法跟觀獅山書院相比較的。
現在渭水書院好不容易出現了一個能夠讓大家看到希望的學員,自然也是呵護有加了。
“大哥,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現在把雷電作為重要的研究物件,現在已經有了明顯的進展。
我覺得我們也得儘快的在這個領域取得突破,要不然到時候這個新興的方向我們又要落後了。”
鄭河放下手中的《科學雜誌》,心中突然做了一個決定。
自己也要將研究的重點轉向雷電,自己要實現彎道超車。
“雷電的研究,觀獅山書院是很早就開始了。
如果要追溯的話,當年太子殿下跟大家證明避雷針的重要性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跟大家介紹雷電的情況了。
那個盧照鄰的一些文章,我也是看過的。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他們在雷電上面的研究進展,比我們快太多了。”
鄭海跟李寬打交道這麼多年,對觀獅山書院的情況也是比較瞭解了。
他倒是沒有那麼自負的認為自家的書院能夠在格物方面反超對方。
“是的,確實如此!不過就雷電的研究歷史來說,其實還是非常短暫的。
幾年時間的優勢,放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根本就不算什麼。
我們完全還有機會繼續反超。”
鄭河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覺得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還是有機會在這個領域實現突破的。
到時候觀獅山書院研究在前,但是成果卻是不如自己的話,那個場面想一想也是比較有意思的。
“你這麼說也沒有問題,那你現在有什麼具體的想法了嗎?”
鄭河要在格物學方面挑戰觀獅山書院,鄭海自然是支援的。
失敗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誰也不會太過在意。
但是一旦成功了,那麼給渭水書院帶來的好處可就非常多了。
指不定渭水學員在格物學方面的第一個大唐皇家科技獎,就來了呢。
“嗯,這幾天不是正好春雷滾滾嗎?我覺得正好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向把當初太子殿下做過的實驗重新做一下。
然後我們進口的想辦法制作出一種可以儲存雷電的東西出來。
我研究了一下《科學雜誌》上面所有跟雷電相關的論文,再結合過往太子殿下在觀獅山書院做的各種演講。
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思路,眼下就差去落實了。”
鄭河顯然也是做了一些準備的。
要不然今天不會這麼貿然的跟鄭海提出這個提議。
“真的已經有思路了嗎?”
鄭海將信將疑的看著鄭河。
他自然是希望這個訊息是真的。
但是跟雷電相關的東西,很多都還是空白。
鄭河說他已經有了思路,鄭海也是有點不敢相信的。
“大哥,您就先好好的觀察一下我是如何把這個雷電給引導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