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上空,烏雲密佈。
“轟隆!”
伴隨著一陣巨響,很快就下起了傾盆大雨。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酷暑已經慢慢遠去,很快就要迎來秋收。
而伴隨著這場大雨,懸在勳貴世家頭上的機構改革,也算是塵埃落定。
雖然不是百分百按照李寬提議的方案展開的,但是尚書省的六部被拆分成了十八個部門,這卻是一點也沒有變化。
原本被長孫黨把控的朝政,立馬就有了非常大的變化。
當然了,這麼大的機構變化,必然是有一大幫人升官。
好在大唐的賦稅收入現在是每年都在增加,倒也不用擔心官員數量增加之後,財政上有什麼壓力。
相比後世,這個年代的官員數量,其實是非常少的。
你想一想,一個縣裡面,屬於戶部財政撥款的官員,居然才十來個。
難怪頤和園的指令,到了各個鄉鎮之後,還能不能實行下去,就完全不好說了。
不過,伴隨著各個書院學員的畢業,以及這一次的機構改革,許多原本的胥吏,也納入到了朝廷的官員大軍之中進行統一的管理。
這也讓許多胥吏充滿了幹活的熱情。
以前,哪怕你再努力,如果你只是一個胥吏,那麼你這輩子基本上都是沒有機會跟一縣縣令的位置扯上關係。
但是當胥吏也成為衙門裡頭的正常一名官員,身份發生重大改變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
一級一級的提升,如果你能力夠強,又有背景,幹個十年八年的,這輩子就完全不一樣了。
“於師,這一次的機構改革,沒想到舅舅居然主動的詢問起了我的意見,有點讓人感到奇怪啊。”
雖然已經塵埃落定了,但是李治仍然在反思這一次的變化之中,自己的得失利弊。
“太子殿下,您這是當局者迷啊。雖然跟楚王殿下和長孫黨比起來,我們在朝中的影響力不是很大。
但是您畢竟是當今太子,大唐的儲君,未來的皇帝啊。
長孫司空雖然位高權重,權傾朝野,但是在一些地方,他卻不是楚王殿下的對手。
最明顯的,這一次事情是由海外領土引起的,那地球儀,這書桌上就有。
不說距離大唐非常非常遙遠的歐洲和非洲,單單南洋那一塊,就有許多的土地,這些地方,不少都是無主之地。
一旦這些地方都變成了楚王府的領地,或者是楚王府實際控制的地盤,假以時日,誰還能是楚王殿下的對手?
長孫司空是算準了我們心中其實也是對楚王殿下有所忌憚的,所以才想跟我們一起聯手對付楚王黨。
于志寧好歹也是關隴世家的嫡系傳人,水平還是有一些的。
當然,這次以長孫無忌也沒有隱瞞自己的意圖,所以他猜測起來也沒有什麼難度。
“於師你說的也對,二哥現在在海外的影響力也確實太大了。
雖然這一場他同意吏部往蒲羅中派遣官員,但是海外領土的管理跟大唐還是有所不同。
哪怕是朝廷實際上安排了官員過去,要想改變當地的情況,估計也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所以他才想著拉攏我們,讓我們一起去對付楚王殿下。”
李治聽於志寧這麼說,沉默了片刻之後才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