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君,長安城的局面,似乎有點不對勁呢。”
倭國使臣府邸,久保田七郎從外面回來之後,立馬就來到了伊藤浩之面前。
作為最早安排大量勳貴子弟來長安城學習的國家,倭國人現在在長安城至少有一兩萬人。
當然,其中以各種各樣的途徑來到大唐的倭國女人為多。
但是倭國內部的勳貴子弟,也至少有幾百人在長安城裡頭求學或者遊學。
所以倭國使臣府邸的人員也變多了不少,需要調查的東西也多了不少。
作為在長安城待了比較多年的人員,伊藤浩之和久保田七郎算是大唐通了。
“我分析了大唐最近兩年發生的事情,然後再結合最近百年各個帝王登基的手段,覺得太子殿下要想順利的登基為帝,很可能會有什麼非常手段使出來。
否者一味地等下去,很可能儲君之位就保不住了。
你回來之前,我們負責盯著東宮動靜的人員已經跟我彙報了情況。
如果我沒有猜測錯誤的話,太子殿下應該是準備今天動手了。”
不得不說,李治這一次還真是想當然了。
連倭國人都已經察覺到了東宮今天的舉動不正常,就他自己以為什麼事情都沒有。
難道倭國人都已經看出來的事情,百騎司和楚王府的人會看不出來?
難道百騎司和楚王府就沒有安排人員盯著東宮的動靜?
很顯然,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難怪顧煉之流都選擇了沉默,冷眼旁觀局勢的發展。
“這……這豈不是說長安城裡要出大事了?”
久保田面色一變。
在他看來,東宮要辦大事,這絕對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哪怕這個事情可能跟倭國沒有什麼關係,最終肯定也會會產生一些影響。
畢竟倭國現在是楚王府的勢力範圍,如果楚王府被東宮給剷除了,那麼倭國要怎麼辦?
大唐會如何對待倭國?
這些都是需要久保田他們去思考的問題。
“會不會出大事,要看你怎麼鑑定什麼是大事。
也許東宮就是蠟頭槍一支,看起來動靜很大,到時候卻是悄無聲息的沉寂下去了,也不是不可能。
眼下太陽已經快要下山,天可汗乘坐的火車應該快要進站了,謎底很快就要揭曉了。”
伊藤浩之內心其實是希望東宮能夠成功的。
但是他又實在是沒有信心。
眼下倭國也沒有膽量敢介入到這樣的事情來。
所以哪怕是知道了一些訊息,也只能是當成什麼都不知道。
要不然到時候,指不定會有什麼後果。
畢竟,哪怕是猜測到了結果,但是沒有到最後一刻,大家都不確定到底會是什麼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