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正因為這一次楚王府涉及的利益比較深,為了避嫌,他們在非關鍵的領域,反倒是有可能不插手。
就像是四輪馬車,一旦我們放出風聲要在金城修建作坊,那麼很可能賓士四輪馬車這一次就不去那裡修建作坊了。”
韋掌櫃會有這樣的判斷,顯然也是基於過往對楚王府的深入瞭解的基礎上的。
他發現,相比四輪馬車,似乎楚王府更加重視永久腳踏車作坊。
大不了到時候自己在金城只生產四輪馬車,把腳踏車的業務讓給楚王府。
大家一起劃分好市場,一起掙新羅人的錢。
在隊伍外族人方面,從過往的情況來看,楚王府還是很願意跟大家合作的。
“新羅人這一次的動靜搞的那麼大,除了我們之外,還有其他哪家準備去金城修建作坊嗎?”
韋思仁顯然還是有點擔心。
這人生地不熟的,到時候要是韋家在金城被人坑一把,那丟人可就丟大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還是有挺多作坊都有興趣的。當然,大部分的人只是考慮去金城開設商鋪,不一定在那裡修建作坊。
因為對他們來說,把貨物運輸到金城,其實並不算特別麻煩。
但是我們的馬車不一樣,從長安城運輸過去的話,根本就不現實。”
“朝廷不是說支援新羅人引進水泥製作、蜂窩煤製作等技術嗎?難道就沒有人去金城開設水泥作坊和蜂窩煤作坊?”
“郎君,水泥作坊和蜂窩煤作坊這些東西,跟其他的行業不一樣。
這屬於新羅人重點需要引入的作坊,應該會走技術引進的路子,不會直接請我們的人過去開設作坊。”
雖然朝廷對待新羅的一些政策還沒有具體出爐,但是許多訊息其實已經在商圈傳開來了。
為何不管是什麼年代,大家都喜歡搞圈子文化?
那就是因為圈子裡面大家可以共享資訊,互相扶持,彼此獲得好處。
“你可以先準備一下,如果到時候風向明確了,那麼可以先在金城開設一個組裝作坊。
所有的零件從長安城運輸過去,在金城當地組裝。
一旦形勢不錯,我們再進一步的推進一部分的零件在金城本地生產。”
思考了一會之後,韋思仁最終做了一個折中的選擇。
這個選擇倒是很有意思。
在後世,各個國家的汽車企業進入到華夏市場的時候,基本上最開始也都是走的散件組裝的路子。
透過散件組裝,先把工廠的框架搭建起來,把路子搞熟悉了,然後再慢慢的提高國產化率。
這不失為一條穩妥的辦法。
“明白,那我現在就去安排,先讓幾個人去新羅走一趟,然後我也讓人先準備一批零件的庫存。
到時候一旦確定要去金城修建作坊,立馬就可以開始動起來。”
雖然沒有完全達成自己的預想,不過韋掌櫃也算是基本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