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作坊城的房屋價格雖然比較穩定,但是這反倒是最好的購買時機。
等到下一次上漲來臨的時候,可能只需要半年,甚至是幾個月的時間,作坊城的房屋價格就直接上漲好幾成了。”
一直以來,楊本滿都算是一個“炒房黨”。
依靠在作坊城的房屋投資,至少為楊本滿帶來了幾萬貫錢的收益。
哪怕是到了現在,楊本滿在作坊城也還有超過一百套房子握在手中。
“我看南山建工一直都沒有停止在作坊城修建房屋的步伐。按照這個節奏,等到作坊城的所有土地都利用起來的時候,至少還有一萬套房子被修建出來,這麼多的房子湧入到市場上的話,按照《國富論》的理論,那就是供大於求了,到時候價格會下跌的吧?”
令狐無疆顯然覺得作坊城的房價已經太高了,沒有太大的上漲空間。
甚至他還覺得作坊城的房子價格會不斷的下降。
他的這個想法,就跟後世許多普通百姓的想法差不多。
九十年代,剛剛有商品房的時候,北京的房產價格要幾千塊錢一平米。
那個時候普通百姓的月收入就只有幾百塊錢,幾千塊錢一平米的房價,簡直就是天價。
不管是專家學者還是百姓,都覺得房屋價格肯定會下跌的。
然後等到零五年零六年的時候,北京的房屋價格開始進入到萬元時代,專家學者仍然在說房屋價格太高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崩盤。
百姓們也覺得這個時候不適合去買房,還是等一等吧。
眼看著房屋價格從幾千元到上萬元,然後從一字頭到二字頭,三字頭,四字頭……
好了,等到進入六位數的時代,大家終於覺得房屋價格總算是到了盡頭了,肯定要下跌了。
可是,大家等來的只是後悔。
沒買房的,後悔自己當初怎麼就沒有買?
買了房子的,後悔自己當初怎麼就沒有買大一點。
除了區域性的回落之外,就沒有看到大城市的房價有什麼真正的下跌。
作為大唐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長安城的房價,自然是有著足夠的上漲空間。
畢竟,在長安城買房的不是隻有長安城的百姓,還有整個大唐的有錢人,甚至是整個世界的有錢人。
沒看到不管是倭國還是新羅、百濟,亦或是南北高句麗的使臣、勳貴子弟,只要到了長安城,都會想著去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嗎?
整個東亞的文化圈裡頭,對屬於自己的土地和房屋,有著非同一般的執著。
這種執著,哪怕是再過一千多年也不會變化。
“令狐,長安城的房子,哪怕是再上漲一個十倍,你也不要覺得不可能。你要抱著對長安城房價長遠信心的角度去投資。
要知道,作坊城中的各個作坊,現在是越來越多了。匠人們的收入,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大唐皇家錢莊有對購買作坊城的房屋,有零首付的按揭貸款優惠,你怎麼就會覺得作坊城的房子價格會下跌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