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府治下發生了這麼重大的事情,雖然不能聲張,但是朝中的重臣,李世民還是把他們叫到宮中商討了一下。
免得後面大家手忙腳亂。
這麼一來,不可避免的就會有一些訊息傳開。
也會有一些人員開始行動。
“大郎,我們高家在登州那邊的捕鯨船隊,這兩年一直停滯不前,收穫的鯨魚數量沒有什麼增加。你明天帶人去一趟登州,看看能不能找東海漁業登州造船作坊再買兩艘海船,直接讓人去到外海捕撈鯨魚。”
高士廉猶豫了一天之後,也把自己的嫡長孫高瑾叫到了跟前,給他安排了一個活。
這幾年,大唐的捕鯨業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形成了以登州和蒲羅中為中心的兩個叢集。
與此同時,倭國也有部分商家開始以難波津為中心,發展鯨魚捕撈業。
當然,這些倭國船隊背後,大部分都是有著唐人的影子。
高士廉找到這麼一個由頭讓高瑾去登州,別人倒也說不出什麼來。
畢竟,不管是鯨魚肉還是鯨油,都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產業,利潤比較豐厚。
高家想要重點發展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沒問題啊,我聽說倭國北邊那裡有大量的鯨魚出沒,要不我們把船隊從登州轉移到難波津,說不準生意會更好?”
高瑾的反應讓高士廉鬆了一口氣。
願意去就好。
至於你要去登州還是倭國,那都無所謂了。
要是平時,高瑾想要去倭國,高士廉可能還會有一些顧慮。
因為他聽說難波津那裡,吸引了不少大唐的富商在那裡逍遙。
他有點擔心高瑾過去了被帶壞了。
不過,現在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了。
“也可以,登州去倭國的航線已經非常成熟,難波津那裡也都是我們唐人說了算,你去那裡也不會有太多人生地不熟的感覺。”
高士廉這話讓高瑾愣了一下。
他還做好準備要好好的解釋一下自己去倭國的必要性呢,沒想到居然同意了。
“聽說倭國那邊不僅鯨魚頗多,就是其他的海魚,也不比登州那裡少。我們高家現在不僅捕鯨業不如其他人家,哪怕就是普通的黃花魚,也沒有特別大的產出。
我覺得是不是乾脆別出蹊徑的往倭國北邊走一走,看看那裡的海域是不是有更多的海魚?我聽說東海漁業已經在倭國北部的島嶼上修建了一個新的港口,正在鼓勵更多的商人去那裡經商、捕魚呢。”
高瑾覺得在長安城待著比較憋屈,高家那麼多長輩,誰都可以拎出來教訓他幾句。
所以他很想借著這個機會,在外面好好的浪一浪。
“也行,東海漁業既然看好倭國北邊的捕魚業,那麼我們跟在後面發展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高士廉很是痛快的同意了。
這些年,但凡是跟著東海漁業乾的商家,基本上就沒有幾家虧錢的。
高士廉雖然對高瑾的商業頭腦不是很有信心,但是捕魚這件事情上面,最需要的並不是商業頭腦。
只要選擇對了區域,剩下的就是船員們努力的結果了。
“那……那我回頭就安排下人好好準備一番,過段時間天氣暖和了就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