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孤身一人的留在長安城,在作坊裡頭沒日沒夜的幹著活,突然覺得很沒有意思。我聽說只要是去鎮北道,朝廷不僅會安排馬車把我們運輸過去,到了那裡還會分配一些農具和房屋,這比我繼續留在長安城可是要好多了。”
作為一個外來戶,劉木頭髮現自己在長安城過的並不開心。
他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之前是住在作坊的宿舍裡頭。
除了在作坊幹活,基本上沒有什麼其他去處。
最關鍵的是劉木頭有點想女人了,他想要娶一個媳婦。
可是,在長安城裡幹活的話,他覺得這個願望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達成呢。
畢竟,本地的小娘子,你要是在長安城都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的話,她們的父母那一關就過不去。
至於購買一些倭國女奴或者是新羅婢女之類的,只要積累個幾年,劉木頭倒也可以買得起。
但是,劉木頭有點不甘心就這樣過日子,並且還要繼續過幾年苦日子。
正好這段時間朝廷在大力鼓勵大家移民鎮北道,還有不少說書人幫忙宣貫移民鎮北道的好處。
剛開始的時候,劉木頭還有點擔憂。
畢竟,來到長安城,就已經是他出的最遠的遠門了。
要移民去鎮北道,那可是以前突厥人的地盤,可以說是遠離中原了。
劉木頭一時半刻還下不了決心。
但是當他去到移民報名點轉悠了一圈之後,發現第一波的名額幾乎快要被搶光了。
他立馬就著急了。
原本劉木頭以為不會有那麼多人去鎮北道,現在發現自己想叉了。
反正他就自己一個人生活,也不需要去跟誰商量,劉木頭當即就把自己的名字給報了上去。
過了幾天之後,就有專門的胥吏上門跟他溝通移民的事情。
之後,就有了今天現在的場景了。
“確實如此,我也是大舅子專門從長安城過來找我,才知道移民鎮北道還有這麼大的好處,這可比留在劉家村發展要好多了。”
劉疙瘩在劉家村雖然不至於飯都吃不飽,但是日子要說過的多好,那自然也談不上。
雖然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經上升了不少。
但是那只是跟十幾年前的水平相比。
因為基礎實在是太低了,所以哪怕是日子變好了許多,其實也就那樣。
至少放在後世來說,整個劉家村都還是屬於扶貧物件。
“嗯,樹挪死,人挪活。我覺得負責移民的那些胥吏說的很有道理。這段時間我聽了好幾個說書人講述移民朔州和遼東道等地的百姓們的生活變化,許多人都從平民百姓變成了小有身家的地主。如果這一次我們錯過了鎮北道移民,下一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劉木頭在長安城待了一段時間,倒也沒有白待。
至少看問題的眼光是已經提高了。
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選擇往往比努力更加重要。
而要做出正確的選擇,這跟你的眼光有著非常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