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想要靠著葡萄酒搞出點名堂,所以乾脆就把自己釀造的葡萄酒叫做青雀葡萄酒,讓大家品嚐這個葡萄酒的時候,立馬就能聯想到背後的典故。
說不定過個幾百年,大家再喝青雀葡萄酒的時候,還會把李泰被貶,然後開始釀造葡萄酒當成是一件美談呢。
“青雀葡萄酒?”
杜楚客稍微愣了一下,他沒想到李泰居然這麼高調的起了這麼一個名字。
不過,很快的,他就釋然了。
臉上立馬就露出了一個微笑,道:“王爺這個名字起得還真是符合實際情況,這青雀葡萄酒,每一道工序都有您的親自參與,甚至您還提出了幾個改進的意見。特別是在發酵的過程之中,您提出了好幾個創新性的意見,就連楚王殿下安排過來的工匠也讚歎不已。”
杜楚客這個誇獎,倒是一點也不誇張。
明明是第一次參與釀酒,李泰的表現卻是讓人刮目相看,彷彿是一位被王位耽誤了的釀酒師。
“今年的第一批葡萄酒,我覺得可以放在登州售賣,那時候我基本上就是看著匠人制作,沒有參與其中;但是後面的幾批,我慢慢的有了經驗,已經將酒調製的口感更加舒適,可以放在洛陽和長安城售賣。”
在後世,很多國家的產品都會根據產品質量的不同,分別投放到不同的國家售賣。
像是華夏,最優質的大蒜也好,蘋果也好,肯定都是出口了,留在本地售賣的,就是相對比較差的了。
沒辦法,創匯嘛。
但是像是倭國和美國,可能就是反過來,把質量最好的留在本國售賣。
各個國家不同的做法,都是有各自的歷史原因背景,倒是不能簡單的就說如何如何。
而對於青雀葡萄酒,李泰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把最好的拿到長安城售賣,這也是每個大唐商家都會做的選擇題。
“好的,下官等會就去安排!眼下萊州去長安城的水路、陸路都算是非常便捷,我們的青雀葡萄酒,很快就可以出現在長安城勳貴的桌面上。”
“其他人去做事,我也不放心。青雀葡萄酒的推廣方案,我已經想好了,等會具體跟你說一說,你直接帶隊去一趟長安城,一定要讓我們的青雀葡萄酒站穩腳跟!”
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這也算是李泰的一個習慣了。
畢竟,從小到大,他就不願意比人差。
所以這一次的葡萄酒,他不僅親自參與了釀酒工藝的改善,確認酒的口感,還將楚王府這幾年使用的成功宣傳案例進行了整理總結,然後想到了自己的推廣方案。
可以說,他絕對算是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了。
“對了,酒窖還要再挖的大一點,我準備以後每年的葡萄酒,都是售賣一半,儲存一半,等到十年以後,再把剩下的一半拿出一半來慢慢的售賣,最終以十年未一個週期,不斷的減半。等到幾十年以後,酒窖中最早的一批葡萄酒,價值說不定就已經超越了奔富葡萄酒。”
雖然李泰現在已經承認李寬的水平比自己高,但是既然選擇了葡萄酒這個行業,他肯定也是希望做出大唐最好的葡萄酒的。
畢竟,楚王府的產業那麼多,李寬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
所以哪怕是現在的奔富葡萄酒,質量比青雀葡萄酒高,李泰也有信心滿滿的追趕上去。
經過一定的時間積累之後,青雀葡萄酒必將成為大唐最頂級的葡萄酒,成為勳貴富商的酒宴中不可缺少的存在。
“王爺您這個主意是在太好了!物以稀為貴,再加上葡萄酒本來就是窖藏的時間越長,口感越醇厚,到時候我們青雀葡萄酒,肯定能夠馳名各地呢。”
杜楚客忍不住眼前一亮,不過也感受到了壓力。
論釀酒,自己這個長史,比不過李泰。
論推廣,自己這個長史,還是比不過李泰。
那自己的作用何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