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獵看向他姑母說道:“姑母大人,正因為許多人都如此想,所以都敗給李叱了。”
他沉聲道:“冀州和豫州相比,雖然有些疲敝,也是地大物博,為爭此地,多少豪傑參與其中,冀州曾經都有誰在?”
曹獵一一列舉:“羽親王曾在,節度使曾凌曾在,羅耿,羅境等等等等,縱然不說這些人,冀州之內的名門望族有多少,為何就輪到李叱做主了?”
他對武王妃說道:“所以這次去冀州,我還是要去。”
武王妃輕嘆一聲:“可是姑母不放心你。”
“沒什麼,李叱和唐匹敵有一樣好,他們答應了的事
,就不會反悔。”
曹獵道:“唐匹敵會調遣一萬精騎護送姑母大人回京州,姑母大人就真的不用擔心什麼。”
武王妃道:“我從不曾擔心自己。”
曹獵道:“姑母大人想想看,李叱讓我去冀州,正是因為他還不敢動我。”
他停頓了一下後說道:“還有一個原因......唐匹敵送走姑母,再把我送走,目的也是想逼迫我父親回豫州。”
“畢竟曹家如此大的家業,無人做主就會損失慘重,他們覺得父親一定會回來。”
武王妃哼了一聲:“這個世上低估了你父親的人,才會真的吃大虧。”
曹獵哈哈大笑道:“姑母大人說的沒錯,豫州雖然交給唐匹敵了,可他想拿穩,沒那麼容易。”
他轉身,再次看向那些牌位。
“有時候,沒有刀兵廝殺的戰場,也一樣可以決定勝負。”
數天後。
武王妃被澹臺壓境親率大軍送往京州,其實唐匹敵如此安排,當然也不單單是為了送走一位武王妃。
大軍所到之處,若要進城,因為武王妃在,難道沿途城池還能不開門?
除非是武王妃執意不肯進任何一城,否則的話,這一路走過去,寧軍能兵不血刃拿下多少城池?
唐匹敵所思謀之事,從來都不會只有一個目標。
在武王妃離開豫州的當天,另外一支隊伍護送小侯爺曹獵北行,往冀州出發。
幽州。
一座茶樓裡,李叱和餘九齡坐在這聽曲兒,但兩個人卻不是為了聽曲兒來的。
在這幽州最繁華之處,往四周看看,百姓們生活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日子如常,李叱心裡就鬆了口氣。
驅趕了那麼多人離開幽州,必會引起軒然大波,可是李叱以招賢納才為手段,就把最能罵人的那一批人收服。
就在這時候,餘九齡的視線一直盯著門口。
李叱感到好奇,順著餘九齡的視線看過去,就見幾個姑娘站在大街上,茫然四顧。
大概有七八人,為首的是一個看起來二十幾歲的年輕女子,瞧著風塵僕僕,但難掩英姿。
李叱抬起手,用扇子在餘九齡的腦殼上敲了一下:“回頭就去公主面前給你告狀。”
餘九齡道:“當家的,我只是覺得做人不該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