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上,一個官員罵道:“呸!你就是無恥之賊,竊據安陽,我
等是朝廷官員,如今奪回安陽是正義之舉,你若要攻城,只管來攻!”
那正義凜然的樣子,和在羅境面前猶如哈巴狗一樣的時候,判若兩人。
羅境氣惱之極,再想想唐匹敵之前對他說的話,更加氣憤。
唐匹敵之前就說過,這些留守的文官,多是安陽本地人,或是豫州人。
其中一大部分,都是看曹家的臉色行事,而曹家之所以勢大,還不是因為武親王。
若你此戰取勝,回來自然沒有什麼阻礙,可是你此戰失利,那些人必會阻攔你進城。
一想到這些都被唐匹敵猜中,羅境心裡就越發惱火。
他悻悻的回到軍中,唐匹敵看他樣子,都能感受得到他心裡的難受。
“不過是一群宵小之輩,又能翻起什麼風浪。”
唐匹敵道:“雖然我沒有答應你進攻左武衛,但此時你若說進攻安陽,我即刻就下令攻城。”
羅境搖頭嘆道:“算了吧......你若攻城,楊跡句那老賊必然在你背後偷襲,你腹背受敵,最終也難逃一敗。”
他長長吐出一口氣道:“皆為天意。”
其實這又和天意有什麼關係。
他在安陽才多久,那些官員,那些世家豪門,又怎麼可能真的對他忠心不二。
高真派人回來求援的時候,也猜到了會是這樣的結果,所以才不敢讓回去的人說羅境兵敗。
若不派人回去求援,羅境可能會被困死,就算那些人還對羅境心有懼意,又有何用?
可是隻要派人回去,那些人立刻就會猜到是羅境兵敗。
他們歷來都看曹家臉色行事,羅境來安陽之前,他們都是曹家的跟班。
如今羅境兵敗回來,他們若有那個本事,別說是不開城門,可能早已經殺出來取羅境項上人頭了。
“咱們走吧。”
羅境看向唐匹敵道:“我雖然氣惱,但也還沒有失心瘋了......這地方,我早晚都會回來屠了它。”
唐匹敵道:“你先跟我回冀州,等李叱從西北迴來後,安排把幽州交接還給你。”
羅境楞了一下。
他看向唐匹敵,眼睛裡都是不可思議。
“李叱與你,真的會把幽州還給我?”
“真的。”
唐匹敵道:“幽州是你的,隨時都可回去,只要你在,你就是幽州之主。”
羅境站在那,一時之間竟是不知道說些什麼。
江南岸。
武親王楊跡句坐在戰馬上,以千里眼看向江北。
他有些遺憾的說道:“此戰雖然將羅境的兵馬幾乎盡數殲滅,又能讓安陽城失而復得,可是......走了羅境,這一戰的大勝就變成了小勝。”
他看著江北方向說道:“那姓唐的年輕人,以前從未聽聞,見他所率軍隊,進退有度,配合默契,此人又有在萬軍之中衝殺的武藝......這人,比羅境還要讓我擔憂。”
手下人笑道:“冀州兵馬,不過是一群草寇,這些人馬也許就是他們的全部精銳,搞不好還是原來曾凌手下的冀州軍一部。”
武親王搖頭:“給我去查此人名號,無論如何都要查到,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此人日後可能會是朝廷心腹大患。”
與此同時,冀州西北,定賢縣。
李叱站在城牆上看著城外遠處,腦子裡都在思考著如何根治西北地方的民亂。
百姓們信奉邪教,是因為心中沒有敬畏,沒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