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叱的視線回到河道那邊,沉默了片刻之後道:“莊大哥是可去,但他差了一些什麼......”
燕青之又仔細想了想,然後明白了,自己剛才還是想的簡單了。
莊無敵足夠沉穩冷靜,如果李叱告訴他,不管發生什麼都以張湯為主,莊無敵也絕對可以做到,但他差了的是殺氣。
既然是要在豫州那邊開殺戒,那就需要一個比莊無敵更冷更硬更兇狠的人。
所以燕青之知道,其實李叱應該已經做出了安排,只是他心裡有些難以取捨。
之所以請他來,不就已經說明李叱想讓誰去了嗎?
莊無敵肯定已經有所安排,但莊無敵不是那個對的人,至於莊無敵之外是誰去,燕青之還猜不到,但一定是個更狠厲的人。
如果真的那麼做了,那豫州就會更加的血流成河,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另外一個人去坐鎮。
“我可以去。”
燕青之道:“等春暖之後,我先去,你再去。”
之前在眾人商議的時候,燕青之是要留守冀州的,但是很多事都非一成不變。
李叱昨日接到了從豫州送回來的密報,才知豫州的水究竟有多深。
相對來說,冀州這邊誰留守都不會出問題,但豫州那邊需要下重力,用重典。
不得不說的是,因為李叱長期不在豫州,再加上大將軍唐匹敵的精力都在戰事上,而絕大部分官員的精力也都在支援戰事上。
所以豫州那邊的官員已經自成體系,他們對於從冀州調過去的人,會排斥針對。
如果這個人的身份地位不夠高,那麼這種被排斥針對就會格外嚴重。
燕青之可以,他是寧王的老師,他是冀州節度使。
“謝謝先生。”
李叱長長吐出一口氣:“他們不知道冀州是怎麼好起來的,那就讓他們親眼看看好了。”
與此同時,豫州。
官道上,一萬兩千精銳寧軍正在疾行。
戰馬上,莊無敵把李叱給他的親筆信又取出來看了看,臉色有些凝重。
李叱的信里根本就沒有讓他回冀州,而是讓他接到書信之後,即刻率軍南下與唐匹敵匯合。
莊無敵不笨,他只是不願意多說話。
一路上,他已經把這封信取出來看了很多次,每一次看都覺得不對勁。
李叱讓他去匯合唐匹敵,一開始莊無敵以為是豫州戰事吃緊,後來卻覺得不會這麼簡單。
在他的懷裡還有一封信,不是李叱給他的,但是和李叱給他的信一同送到。
他懷裡的信沒有拆開,李叱在給他的信裡說的是,見到唐匹敵之後,將另一封信親手交給唐匹敵。
所以莊無敵覺得,大概是豫州出了別的問題,而非是戰事上的問題。
戰事,唐匹敵從來都不會讓李叱擔心。
“傳令。”
莊無敵回頭看向手下人吩咐道:“讓副將高奪來見我。”
不多時,將軍高奪飛馬而來,他本在後軍壓陣,聽聞將軍找他就立刻趕了過來。
莊無敵見高奪來了之後說道:“你帶軍馬繼續趕路,我要帶親兵營脫離大軍,先一步趕去匯合大將軍。”
高奪問道:“將軍,可是出了什麼事?”
莊無敵搖了搖頭:“是我領會錯了,我一開始就該把隊伍讓你帶著南下,而我趕去見大將軍,希望沒有誤了我王大事。”
他說完之後把將軍令牌交給高奪:“不可延誤,不可擾民,一切按軍律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