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到這看向李叱:“為了儘快招募到更多人手,是不是可以把工錢加一些?例如,最先招募的時候,可將工錢加倍。”
李叱搖頭:“不能。”
陸重樓又一怔。
李叱道:“工錢按照市價給,不拖欠,也不要嫌麻煩,務必日結,如果因為人手不夠用暫時做不到,我讓夏侯調撥人手給你。”
陸重樓再次沉思起來,他這般聰明的人,片刻之後就明白了李叱的意思。
“蜀州修路,一旦開工便是曠日持久之事,不可能一兩年修完,甚至可能要修十年......”
陸重樓道:“若一開始就以加倍的工錢吸引百姓來幹活,那以後就沒辦法幹了。”
李叱點頭:“將來修路必然要包到地方官府手裡,分段去修,你現在那一倍的工錢請人來修路,以後你不給一倍的工錢便招不到人,會讓各地官府都難辦,因為他們暫時不可能有太富裕的錢。”
李叱看向陸重樓道:“陸重樓啊,你要記住,為百姓做好事,做大事,那就不能一開始把給百姓們的好處給到最高,要循序漸進的給,持之以恆的給......”
他說到這看向陸重樓道:“你治理地方,可不僅僅是隻想著自己該做什麼,也要想想百姓們是怎麼想的。”
李叱緩了一下後說道:“我小時候和我師父走江湖十年,這十年來看過眾生永珍......一開始就把好處給到最高,日後稍稍低一些,便會有不滿。”
陸重樓道:“臣懂了,工錢儘量做到日結,是為了讓百姓們不必擔心自己被騙,而且若家裡有事,想走隨時可以走,長工短工由他們自願。”
“工錢按市價給就足夠了,但是在物資補給這些方面,一定不能有疏漏,讓他們吃得飽穿得暖,及時領到工錢......”
李叱點了點頭:“這事馬上就著手去辦吧。”
陸重樓俯身道:“臣雖然讀過很多書,書中有很多道理,讀書可以開眼界,可比起主公來,臣的目光實在短淺。”
李叱道:“你這樣的人就不要學著拍馬屁了,留著給餘九齡他們拍就好......你讀書比我多,我走過的路比你多,你知道區別何在嗎?”
不等陸重樓說話,李叱緩緩說道:“區別在於,讀書讀多了事理明白多了的人,絕大部分都有大用,而走路多的人啊......”
他看向陸重樓:“有幾個我?”
李叱道:“說完了修路的事,再說教辦的事。”
李叱語氣平和的說道:“讓男人有活幹,讓孩子有書讀,有活幹的事開工錢,有書讀的事不收錢,這兩件事辦好了,最遲一年,快則一個冬天,蜀州民心可定。”
陸重樓俯身道:“讓孩子們都有書讀,還不用花錢,如此一來,各地教辦也算是幫忙帶孩子了,也讓各地閒散在家的讀書人都有了正經事做,各家各戶就都能踏踏實實的去謀生活。”
李叱嗯了一聲:“我在蜀州的時間不會太久,也許很快就會啟程往冀州去......”
他看向陸重樓:“你還有什麼事要和我說的嗎?”
陸重樓先是搖了搖頭,剛要說沒有,忽然間悟到了寧王問他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他剛才一直聊的是蜀州民生諸事,所以習慣性的想到了寧王問也是蜀州的事。
然而轉念之間就明白過來,寧王現在問的,是越州那邊的事,是徐績的事。
陸重樓知道,有些事寧王一直拖著不辦是因為時候不到。
現在蜀州已經打下來了,距離寧王登基稱帝也不可能還有多遠。
所以那些拖著不辦的事,差不多也到了要該辦的時候了。
於是陸重樓後退兩步,撩袍跪倒在地,叩首道:“臣有事和主公說。”
李叱道:“何必行大禮,有事只管說就是了。”
陸重樓跪在那,以頭觸地:“臣以下官身份參奏上官,觸犯國律......”
李叱笑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國還未定,哪裡來的國律,至於下官身份......從即日起,你便是蜀州節度使了。”
陸重樓抬起頭,眼睛已經微微有些發紅,說話的時候,嗓音也有些發顫了。
“臣......臣以為,越州節度使徐績,有結黨營私之嫌,臣......”
李叱擺了擺手:“知道了,此事以後再議。”
陸重樓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