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叱看
向窗外:“將軍們都去各道領兵吧。”
唐匹敵俯身道:“臣也該離開長安了,只要臣還在長安,有些人終究不敢太放肆。”
李叱又是嗯了一聲,然後語氣有些低沉的說道:“你說過許多次要離開長安,朕一直都沒有答應,這次朕答應了......你想去哪兒?”
唐匹敵回答:“去西北。”
李叱點頭:“西北很好,西疆兵力歷來不足,縱然已經任了西疆大將軍,也籌辦了西疆武庫,可是西北地廣人稀,兵力補充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
他看向唐匹敵:“朕給你三年時間,去創一座西北大營出來,歷練新兵,練你想練的兵。”
唐匹敵俯身:“臣遵旨,臣還有個不情之請。”
李叱問:“是什麼?”
唐匹敵道:“臣弟唐安臣,可隨臣去西北練兵,他也不要留在長安城了。”
李叱沉思片刻,搖頭:“這件事朕不準,他要留在京畿道做甲子營的大將軍,之前朕定下來十九衛大將軍中的十八個,唯獨甲子營沒定,就是留給他的,他到甲子營赴任,他的家人留在長安吧。”
唐匹敵想了想,陛下把唐安臣留在京畿道領兵,此舉也是大有深意。
於是他俯身道:“臣遵旨,都聽陛下的。”
把唐安臣留在京畿道領甲子營,領最為精銳的戰兵,若長安城真有什麼事的話,唐匹敵也能安心些。
李叱起身,走到唐匹敵身邊說道:“給朕三年時間,朕把你調回來,咱們......”
話沒說完,唐匹敵道:“陛下需要臣在哪兒,臣就在哪兒。”
李叱怔了怔,然後又是重重的吐出一口氣。
兩個人肩並肩站在那,都沉默了下來。
不久之後,又一件可以稱得上是爆炸性的大事在滿朝文武之中流傳開。
說是大將軍王唐匹敵,因為程無節重傷的事而大怒,居然在陛下面前直接殺了兩個人。
之後唐匹敵覺得此舉觸犯了天威,於是在陛下面前請罪,請旨去西北戍邊練兵。
陛下已經準了,大將軍王可能很快就要離開長安城去西北荒蠻之地。
那地方當然是荒蠻啊,在納蘭草原往北一點,就是漠北荒原西部。
當年外草原的鐵鶴部數十萬騎兵,先後兩次從這裡入境,攻打納蘭部。
得知大將軍王要被派到那樣一個鳥兒都不拉屎的地方去,眾人心中不勝感慨,人人都唏噓不已。
那可是最受陛下信任,與陛下親如手足的大將軍王啊,就這樣被派到西北荒蠻之地去了。
後來又有人說,可能是因為當時皇后娘娘也在場,大將軍王不只是當著陛下的面殺人,也是當著皇后娘娘的面殺了人。
皇后娘娘馬上就要臨盆,還見了這等血光之事,陛下當然會生氣。
這訊息一傳出來,人們又在說怪不得怪不得,這也就是大將軍王,陛下已念及了兄弟情義,不然換了別人的話可就不是隻被派往西北戍邊練兵那麼簡單了。
可也有明眼人,在這件事上看出來一些端倪。
納蘭草原被稱之為內草原,孛兒帖赤那如今在外草原上做主,而外草原和內草原之間隔著漠北荒原。
大將軍王被派去這個地方建立西北大營,說是為了補充西疆兵力,難道不是為了看好內外草原?
有大將軍王在內外草原之間領兵駐紮,這草原還能出什麼風浪?
只要內外草原太平,大寧未來就會有連綿不斷的戰馬供應。
而且,只要好歹動心思想想就知道,大將軍在西北建立的大營,要練的是什麼兵?
在內外草原之間,不缺戰馬供給之地,還能練什麼兵?
或許三年之後,大寧就會真的擁有一支,足可讓草原騎兵都為之懼怕的鐵騎在西北出現。
那時候,大將軍也終於實現了他的十萬鐵騎之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