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
楚先生回來了,還帶回來一顆人頭,一顆這個世上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帶回來的人頭。
黑武劍門的大劍師一共只有九個,而這顆腦袋的主人,還是位列大劍師前三的絕頂高手。
這樣的高手就算放在中原讓其闖蕩,必然會在江湖中掀起一番風浪。
楚先生不是完好無損回來的,畢竟他傷了兩根手指,手臂也受了傷。
畢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他可能都無法再刺出那樣沒有劍的一劍。
如果當時真的有人可以親眼目睹那場交手,一定不會覺得有多了不起。
因為那看起來真的是沒有任何驚豔可言的一場交手,不過就是四根手指碰了碰而已嗎?
是的,場面來說,就是這樣。
此時在楚先生休息的房間,醫官為他診治好之後出門,才走出院子就看到迎面過來的李叱,連忙俯身行禮。
李叱也就沒有急著進院去,壓低聲音問了問:“先生傷勢如何?”
醫官道:“回陛下,楚先生他右臂經脈受傷,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恢復過來的,也不能再輕易運氣動武......不過,恢復好之後,應該不會有什麼影響。”
李叱點頭,示意醫官先去配藥,然後邁步進了屋子。
楚先生已經站在那等著了,見到李叱,俯身就要行禮,李叱緊走兩步扶著楚先生道:“先生切勿行禮。”
李叱看了看楚先生受傷的胳膊,已經用夾板固定,兩根斷了的手指是單獨固定。
兩個人閒聊了幾句後,話題就到了那大劍師身上。
“絕非庸手。”
楚先生道:“與臣的差距,也不只是在毫釐之間。”
說到這楚先生又笑了笑道:“不過若真仔細說起來,到了差不多境界的習武之人,生死之間的較量,差距都是在毫釐之間。”
他看向李叱道:“武學是有止境的,不似習文學海無涯,習武本也無涯,可人力有窮極,到了這個地步的高手,比他再強一些的大劍師,與臣交手依然是毫釐之間,臣該是勝在那毫釐之間。”
李叱點了點頭道:“從楚國立國之後算起來,這數百年間,也不知道有多少中原的俠士去往黑武刺殺汗皇,卻無人能成,可見劍門的實力。”
楚先生道:“臣推測劍門中的絕頂高手,用的都不是那重劍功法,練重劍的那些本事,也就那樣,大將軍他第一次接觸重劍,便能悟出其中訣竅。”
李叱:“不要誇他。”
楚先生道:“大將軍又會被誇的飄起來,臣之前還想著,若是太平盛世,大將軍不領兵,也可能在江湖中無敵了。”
李叱道:“若太平盛世,他可能都不會習武。”
楚先生仔細想了想這句話中的深意,良久後點了點頭:“陛下說的是......太平盛世之下,少有人願意吃苦習武了。”
李叱嗯了一聲:“所以得搞起來。”
楚先生一怔,他沒跟得上李叱的思維,這一時之間就沒有想到搞起來這三個字,是要搞起來什麼。
李叱道:“將來要在長安城辦書院,也要辦武院,先生回頭得空了,去書院好歹指點一下。”
楚先生笑起來:“原來陛下說的是這個,臣指點再多,其實不如陛下一句話。”
李叱問:“哪句話?”
楚先生道:“習文習武皆有出路。”
李叱點頭道:“將來要在四疆辦四庫武府,就是讓年輕人看到習武有出路。”
楚先生道:“陛下要做的都是造福千秋的大事
......”
話還沒說完,李叱已經笑了:“先生這句話,頂的上餘九齡那傢伙一千句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