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幫周師仁訓練隊伍,這也功在千秋社稷的大事。
許素卿自然不會拒絕,欣然前往,可是到了兗州之後不久,就被人告發說他私自扣留軍餉,中飽私囊。
辦這事的是兗州緝事司的人,可這事當然是羅耿和周師仁授意。
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就結束。
周師仁也知道許素卿在江湖中的地位,一是不願意招惹麻煩,二是不願意揹負罵名。
所以他乾脆派人把許素卿送回幽州,還給羅耿寫了一封信。
意思是,雖然許素卿是在兗州犯了大罪,可他是你的人,你自行處置吧。
因為這件事,羅耿私底下把周師仁罵了個狗血淋頭,十八輩祖宗都罵了一個遍。
所以也就有了後來,兗州軍想要進攻冀州,周師仁對羅耿那麼忌憚,連路過幽州都要先給羅耿送大禮。
而羅耿假意和周師仁聯盟,但暗地裡把周師仁坑的不輕。
周師仁把許素卿送回幽州之後,羅耿下令把許素卿投入大牢之中。
這燙手山芋回到他手裡了,他也是左右為難,不除掉許素卿吧,這事都已經辦了,如果就此收手,許素卿也一定對他恨之入骨。
羅耿太瞭解許素卿的實力了,若把許素卿放走的話,羅耿擔心許素卿報復。
幽州將軍府裡有那麼多帶甲勇士,可一定擋不住許素卿一怒。
所以放是一定不能放的,要是殺了呢?羅耿又擔心許素卿在軍中影響力那麼大,怕是的幽州軍都會軍心不穩。
講到這裡,廖亭樓停了一下。
他看向葉先生說道:“羅境武藝,不能說是大當家所傳授,但大當家對他指點那麼多,怎麼也算是他師父了吧。”
葉先生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廖亭樓道:“可是羅耿囚禁大當家之後,羅境一次都沒有去看過大當家,也一次都沒有為大當家求情,如此忘恩負義之徒,我若見到,必殺之,若我不敵,我也要以命相搏。”
葉先生沉默片刻後說道:“羅境將軍,已經戰死在江南,與楚武王楊跡句同歸於盡......”
聽到這句話,廖亭樓的臉色猛的一變。
他們身在漠北,訊息閉塞,還不知道羅境幾年前就已經戰死的事。
此時聽聞羅境已經死了,廖亭樓彷彿心裡一下子就空了些什麼似的,竟是好一會兒沒能說話。
其實,許素卿被羅耿囚禁之後,羅境幾次去見他父親求情,也幾次要去見許素卿,都被羅耿阻攔。
羅耿那般性格,他兒子求情難道他就會放許素卿一馬了?
為了除掉許素卿,而他的兒子羅境又不能從中阻攔,羅耿心生一計。
羅耿一邊答應了羅境的請求,說是會放了許素卿,一邊派羅境帶一標營騎兵去清剿冀州和幽州的匪患。
話說起來,那日李叱和師父長眉道人往冀州城出發,半路上遇到了羅境迴歸幽州,恰好就是那個時間。
只是當時的李叱和長眉道人,又怎麼可能知道幽州那邊發生了這麼多事。
就算是知道的話,以當時李叱的年紀,也無能為力。
當時羅耿擔心他兒子和自己鬧翻,把羅境支走,然後他又不敢在幽州殺許素卿。
所以羅耿就派人把許素卿又送去了兗州,他給周師仁寫信說,雖然許素卿是我的人,但他在兗州犯了罪,當在兗州審判。
那是我的親信之人,猶如手足兄弟,可我更尊重國法軍律,任何人都不能徇私情而枉法。
老周啊,我尚且如此,你當然就更不能因為他是我的人,就不顧大楚律法,不顧兗州民心。
而等羅境回到幽州之後,羅耿又騙他說已經秘密的把許素卿給放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