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關於裴旗的戰爭,其中死傷,不管是士兵還是百姓,都要算在裴旗身上。
這樣的一個人,必須用征服的方式審判他。
“我......”
裴經綸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選擇,剛剛寧王說你可以選擇離開,可他一時之間不知道離開後該去什麼地方。
回眉城嗎?
不,他是不會回去的,回去之後他沒有辦法面對任何人,然後再面對一次被擊敗。
李叱也不急,只是靜靜的等著他。
良久之後,裴經綸還是沒有回答如何選擇,而是問了他最想問的問題。
“寧王,你為何不殺我?沒有開戰,並不是不殺我的理由。”
李叱的手在卷宗上拍了拍:“這裡的記錄告訴我說,你是一個會把百姓們當回事的人,你的眉山大營裡,沒有一個民夫,且在你知道糧草已經維持不住的時候,你下令放走了你水寨中的所有工匠船伕。”
李叱從那一摞卷宗中抽出來一份,開啟翻到一頁,遞給裴經綸。
“你少年時候,就多仗義之舉,你幫助過的都是窮苦百姓。”
“你原本在重州生活,在十來歲的時候,當地百姓就對你十分敬佩。”
“後來你才被裴旗收為子嗣,但你每年還都會返回重州一兩次,見你的親生父母......”
說到這,他看向裴經綸:“我現在需要很多很多你這樣的人,來安撫和治理蜀州百姓。”
李叱起身,在軍帳裡緩緩踱步。
“我用人,不論出身,只看品行才能,品行在才能之前,才能在出身之前......你是敵軍之將不假,但未來你也可能是造福一方的蜀州地方官。”
“如今重州那邊已經被我帳下大將軍澹臺壓境攻下,那邊真的是急缺可以治理地方的官員......”
李叱的話才說到這,裴經綸已經站了起來:“我願意去!”
李叱回頭看向裴經綸:“是因為你父母在重州?”
裴經綸點頭:“是。”
李叱笑了起來。
如果是個此時還有心機的人,應該會比裴經綸回答的漂亮許多。
比如我不僅僅是為了父母,更想為了百姓做些什麼之類的話。
但裴經綸的回答,就一個字。
李叱道:“我可以無條件放你走,這是因為戰場上你沒有造成我軍中有太大損失,可再讓你做官,那我就要提條件了。”
裴經綸俯身道:“寧王請說。”
李叱走到裴經綸面前,一字一句的說道:“我給你兩年時間,到後年的這個時候,我會派人去重州暗中查一查,如果後年重州百姓,不能家家戶戶有餘錢有餘糧,那你要領死罪。”
裴經綸沉默片刻,像是有那麼一瞬間猶豫了。
可是很快,裴經綸就再次抱拳:“我願意。”
李叱嗯了一聲:“從你軍中挑三百人,作為你的親兵營,挑出來後就去重州赴任吧。”
裴經綸:“我......我,可以帶我自己的人?”
李叱:“難道你還想帶我的人?”
他笑了笑:“你給不起他們的軍餉俸祿。”
在這一刻,裴經綸的眼睛已經微微發紅,他似乎有些明白了,為什麼最終能得這天下的是寧王。
他後退兩步,撩袍跪倒在地。
“臣,萬死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