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會兒敵人進攻,每個人把自己箭壺中的羽箭射空之後,立刻退下去,給後邊的同袍騰出位置。”
李叱在城牆上一邊走動一邊大聲提醒。
“在你們身後放著剛剛運送上來的竹竿,一旦敵人用雲梯登城,這些竹竿可以用來推倒敵人的雲梯。”
“先用弓箭後用連弩,儘量不要浪費,最好每一箭都要殺死一個敵人。”
士兵們一邊準備一邊聽著,時不時的答應一聲。
“主公!”
一名校尉朝著李叱喊道:“不用擔心我們,這種仗我們也不是打過一次兩次了。”
“對啊,這種仗以前我們不是經常打嗎,沒有什麼可怕的。”
“敵人敢往前攻,我們就能讓他們害怕。”
士兵們也笑起來,對這樣的局面,倒是沒有多少人擔心。
他們是歷來都不會認慫的寧軍戰兵,也是歷來都以少打多還從沒輸過的英雄。
城防的準備,都是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備形式的東西,寧軍的動作又快又穩。
而雍州軍也不可能到了之後就馬上進攻,因為他們不是從一個方向來的。
從四面合圍過來的隊伍,需要整頓,各軍的將軍要趕去見韓飛豹,等待指令。
所以雖然看到雍州軍已經到了,但今天絕對打不起來。
況且,李叱率軍據守一座小城,應該也出乎了豫州軍的預料。
在平原上以優勢兵力合圍敵人,和攻城是兩個概念。
哪怕同樣都是有著十倍兵力的優勢,可效果就差的太大了。
平原圍攻,可以將十倍兵力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但攻城,隊伍進攻的兵力最多也有上限,你不可能四十萬人一起攻。
“元先生。”
韓飛豹在軍前舉著千里眼看了一會兒後,問元楨道:“這樣打的話,是否不急於進攻,而是多做些準備?”
他們可沒帶著雲梯之類的東西,要想攻城只能是猛攻城門。
可是從現在情況推測,城門一定是被堵死了。
“這裡多竹。”
元楨道:“分派兵力出去砍伐竹子,比砍伐樹木做雲梯要快,韓將軍你看,縣城的城牆不算高,難在於進攻時候往上爬的山坡,而不是往城牆上爬的雲梯,所以竹梯足夠用了。”
他看向韓飛豹道:“另外,應用滕盾兵。”
韓飛豹點了點頭:“那就聽先生的。”
他吩咐手下將領帶人去砍伐竹子,用最快的速度造出來一批竹梯。
就這樣,雙方都在準備,可是這個準備的過程,卻帶給人巨大的壓力。
兩天後,雍州軍已經做好了全部準備,韓飛豹決定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