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點了點頭:“這倒也不是什麼難的,朕就應了你。”
澹臺壓境抱拳行禮:“多謝陛下成全。”
皇帝見澹臺壓境要走,他叫了一聲後說道:“不要急著回去,回去也是被那些傢伙煩擾,留下來和朕聊幾句,順便一起吃晚飯。”
澹臺壓境也沒有拒絕,回到座位那邊坐下來。
皇帝問:“大將軍可還好?”
澹臺壓境回答:“很好。”
皇帝嗯了一聲,起身給澹臺壓境倒了一杯茶:“朕很清楚,如果不是有你們澹臺家在西北鎮守,大楚就算有武親王東征西討,也不可能撐到現在。”
“黑武人是虎豹,西域人就是豺狼,他們比虎豹還要陰狠,一擁而上,會把中原啃咬的連骨頭渣子都不剩。”
皇帝緩緩吐出一口氣:“西域數十國禍亂中原的時候,中原百姓血流成河,被屠殺之人數以億計,江南江北都算上,活下來的人不足兩成,冀州一地,千里無人。”
澹臺壓境不知道皇帝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沒有接話,只是聽著。
皇帝坐下來後繼續說道:“寧王李叱還沒有在北疆起勢之前,曾經有人向先帝請示,是否調涼州軍回中原,進剿冀州匪患。”
澹臺壓境聽到這句話,眼睛眯了起來。
皇帝繼續說道:“父皇拒絕,他說澹臺家在西北不動,中原再怎麼亂也不是西域人的,涼州鐵軍一入關,西疆必失,中原必亂。”
他看向澹臺壓境:“朕登極之初,也有人向朕進言,調集西疆邊軍和涼州兵馬入關,可將冀州反叛剿滅。”
“朕也沒有答應,父皇當初說的話,猶在耳邊......你應該也不知道,當年幽州將軍羅耿曾經三次上書,只要朕點頭,他就率軍南下平叛,朕拒絕了他三次。”
皇帝緩了一下,端起茶杯卻沒有喝,到嘴邊,又把茶杯放下。
“他奏摺上說,北方將亂,他願意帶北疆邊軍清剿叛軍,力保江南不失,朕給他回信說,你只要好好守著邊關即可,平叛之事,有武親王在。”
“他第二份奏摺中寫到,北疆可丟,冀州可棄,江南之地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朕不喜歡他,從那開始不喜歡。”
澹臺壓境皺了皺眉,回想起來以前,幽州將軍羅耿被武親王算計,大概也是因為皇帝不喜歡吧。
那時候羅耿心高氣傲,以為有幽州鐵騎,還有十萬邊軍,所以可以逼皇帝給他封王。
如果那時候皇帝答應了羅耿的話,邊軍徹底放棄北疆,冀州也好,兗州也好,大概都會落入黑武人之手。
羅耿的打算,大概是帶著十萬精銳南下,武親王要東征西討,而他可退守豫州,甚至可駐守京州,到時候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可能沒有稱帝之心,但他一定想過要為自己的兒子羅境鋪路。
可是羅境都不瞭解他的父親到底是怎麼打算的,因為羅耿性格進退不定,也從不讓羅境過問他的事。
羅耿對他的兒子極為嚴苛,如帶兵一樣教導,在羅境還小的時候就告訴他,你只管服從即可,不要去問那麼多問題。
這就導致了羅境一切都聽從安排,讓他去跟著羽親王南下他就去了,讓他回來他就回來了。
他並不知道父親最終的籌謀,也不知道父親因何而總是抑鬱不平,更不知道為何皇帝
要那般算計他父親。
皇帝再一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卻沒有放下茶杯,捧在雙手中暖著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