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境自言自語了一句。
如果是武親王親自領兵的話,已經殺到這個地步了,左武衛不會立刻停下來防禦,而是會選擇衝鋒突圍。
左武衛的中軍隊伍都在這裡了,規模還很大,殺了一夜,武王親自率領的死士營和後來支援的隊伍基本全都戰死,可中軍尚且還有八萬餘人。
如此規模的左武衛做出防禦姿態,沒有誰可以輕而易舉的攻破,哪怕兵力要比左武衛多不少,進攻的一方也會付出極為慘烈的代價。
對面衝鋒,羅境的虎豹騎絕對不會有任何退縮,可是衝擊防禦陣列,輕騎兵基本沒有作用。
與此同時,從一側帶兵圍上來的李叱也看到了楚軍的防禦陣列。
“武親王不在?”
李叱自言自語了一聲。
片刻後隨即反應過來......是了,楚軍後隊被咬住了,走不脫,武親王一定是帶著騎兵回去救援。
所以此時領兵的人是武親王手下,包圍已經完成,可武王卻這般陰差陽錯的沒在這個包圍圈裡。
已經看出來事情不對的人還有大將軍唐匹敵,他和李叱一樣,馬上就反應過來。
指揮如此規模的戰爭,兵力如此龐大,稍稍一個細微處的變化,就可能讓結果出現更大的變化。
而控制這些細節的不是唐匹敵,是他的手下的將領們。
寧軍追逐包夾左武衛後隊只是快了那麼一點而已,就導致武親王親自回去救援。
唐匹敵緩緩吐出一口氣,他沒有怪誰,只是覺得有些遺憾。
如果對時間的把控都如他一樣的精準,那麼此時被包圍在這的就不僅僅是左武衛中軍,連後隊也在這。
高真太年輕了,太激進......他帶著的騎兵入場的時間早了,而且追的太狠。
可是仗已經打到這一刻,難道還能因為武親王不在這不完成合圍?
“傳令下去,先把這支楚軍困住,我親自帶兵往後邊去圍堵武親王。”
唐匹敵吩咐完之後,帶著一隊人馬離開,剩下的寧軍開始往前擠壓,對左武衛中軍形成合圍。
可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間有斥候從遠處飛騎而來。
“報!”
那斥候顯然急切,嗓音喊的都劈了。
“大將軍,南邊緊急軍情!”
斥候到了近處,沙啞的說道:“在南邊五十里發現大量軍隊,並非楚軍援兵,打的旗號我們沒有見過。”
唐匹敵立刻問道:“可看出來大概有多少兵力?”
斥候道:“齊頭並進,不下數十萬。”
“數十萬?!”
唐匹敵臉色都微微一變,此時此刻,不是楚軍的援兵,卻突然出現了幾十萬軍隊,哪裡來的?
片刻後,唐匹敵反應過來,立刻吩咐一聲:“你去主公那邊報信,請主公分兵一半向南,留下一半兵力繼續圍堵楚軍。”
說完之後他看向手下親兵:“去把沈珊瑚沈將軍請來這裡指揮,我要離開。”
“派人去告知羅境,讓他不要離開本陣,若他分兵,左武衛就可能突圍出去,告訴他務必堵住,其他的事不用他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