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可否允許我派人去芒碭山中,把寧王的意思詳細告知武王,若他應允,我便立刻下令大軍向寧王投降。”
李叱點了點頭:“好。”
武王妃朝著李叱微微俯身:“多謝寧王成全,我回去之後就安排得力人手進山。”
李叱嗯了一聲:“回吧。”
就這樣,武王妃帶著隊伍有回了楚軍大營。
石橋上,李叱和唐匹敵他們卻沒有馬上離開,這地方景色秀美,石橋流水,水中還有肥魚,索性就在這消遣片刻。
李叱招呼親兵去找來魚竿,他和唐匹敵就站在石橋一側垂釣。
“你給她開出如此條件,她大概是真的動心了。”
唐匹敵看著水中的魚漂,說完這句話後又笑了笑:“可惜,她會浪費你的好意。”
李叱道:“她說的沒錯,我開出再好的條件,武親王也不會投降,他寧可死......”
李叱道:“她故意說要安排人去芒碭山,一是想看看芒碭山中情況,二是和武親王商量一下對策,三是約定好突圍時間裡應外合。”
李叱指了指唐匹敵的魚竿:“上魚了。”
唐匹敵一抬手,那魚鉤上掛著一尾還在胡亂擺動的大魚,看著可真是肥美,至少也有四五斤重。
兩個人看著那條魚,忽然就都莫名其妙的笑了起來。
楚軍大營。
武王妃回來之後就召集眾將議事,這二十萬大軍中,光是三品將軍就有二十幾個,四品以上的將軍數十人。
按照楚軍的軍制,一萬人左右為一軍,能獨領一軍的將軍都是正四品。
但是大楚崩壞之後,官職軍職都亂了套,皇帝為了籠絡人心,光是異姓王就封了幾十個,侯爵無數。
曾經的大楚,三品就是武將的天花板,可現在,這些領軍的將軍都是正三品。
“我已見過寧王李叱。”
武王妃看向手下這些將軍們說道:“我和他談了條件,假意應允他派人去芒碭山中勸降武王,只要咱們的人能進去再出來,就可和武王約定好突圍的時間。”
將軍竇勇說道:“如此最好,到時候我們往內攻,武王向外突,內外夾擊之下,寧軍的防線必能攻破。”
武王妃道:“所以我召集各位前來,是要你們回去之後做好準備,因為武王的訊息回來後,我們隨時都可能與寧軍決戰。”
“是!”
所有人都應了一聲。
可是這支混編起來的隊伍,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和寧軍去拼個死活。
十萬梁州軍,五萬楚軍,五萬越州軍,真鐵了心想救武親王的,可能連一半都沒有。
不是他們不敬重武親王,而是他們覺得不值得,敬重不敬重,和他們拼命不拼命,關係不大。
“昭巒,彩南。”
武王妃看向自己身邊最信任的那兩個女子。
“若是派武將進山,寧軍可能會有所懷疑,所以我想讓你們兩個進芒碭山見武王。”
昭巒和彩南立刻就俯身道:“我們願往。”
派去的是兩個看著嬌滴滴柔弱弱的女子,寧軍的人應該也會略有放鬆。
“你們兩個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就渡河過去,過潘興河後還要走百餘里才到芒碭山,所以要抓緊趕路。”
“是!”
那兩個女子又應了一聲。
第二天天還沒亮,昭巒和彩南兩個人就收拾好東西準備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