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九齡只好應了一聲,落寞的轉身離開。
李叱話只是安撫餘九齡的,等餘九齡回去之後,李叱就派人把歸元術找來,要求歸元術調集新組建的軍機司所有能調動的人,立刻去尋。
先生確實有他自己認為的使命,可是先生做那些事並不開心。
那些人,每一個人死去,李先生都沒有任何得意,只有悲傷。
或許只有先生才會有的悲傷,是一種別人不理解的也難以理解的感同身受。
李叱泡在大水桶裡,因為實在過於疲乏,很快就睡著了。
他醒來的時候,其實並沒有過去多久,他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真的一睡就忽略了一切。
他是一個別人眼中看似清閒的主公,幾乎把所有能下派的權利都放了下去,所有人都在忙的時候,唯獨他看起來吊兒郎當的無所事事。
可實際上,每一件事,每一步路,每一個決策,每一個判斷,都是他在把控。
換了衣服,回到軍營裡,李叱召集將領們議事,分派斥候嚴密盯著雍州軍的動向。
而與此同時,在京州的唐匹敵,也在一步一步的給武親王發糖。
武親王預測,他們攻下布州之後發現幾百車沒來得及運走的糧草物資,再往北的話每一城都會有寧軍來不及運走的糧草物資,畢竟寧軍的兵力有限,控制範圍也有限。
而這,恰恰就是唐匹敵希望武親王預測到的。
從布州往北,武親王的左武衛大軍又在十幾天之內連克三城,攻言縣,旭州,無為縣,這三城之內的糧倉,都有糧草。
各城糧草儲備的數量雖然不多,可加起來之後算算看,足夠武親王出征的大軍月餘所需。
如此一來,武親王的心裡也踏實了不少,有了這些糧草,他的隊伍就能繼續去尋找更多的糧草。
而讓武親王心裡更為踏實的是,斥候送回訊息,前陣子,唐匹敵帳下最得力的助手,將軍羅境率領一部分寧軍返回蘇州去了。
武親王猜測,是在揚州的關亭侯要出兵蘇州,所以唐匹敵不得不調更善戰的羅境回去。
如此一來,京州之內的寧軍兵力絕對不會超過五萬人。
唐匹敵就算用兵如神,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裡只有幾萬人,他根本顧不過來那麼大的區域。
於是,武親王繼續向北掃蕩。
寧軍大營。
將軍程無節從外邊快步進來,一進門,看到唐匹敵正站在地圖前,連忙俯身行禮。
“大將軍。”
程無節叫了一聲。
唐匹敵沒回頭,抬起手指了指地圖上一個位置:“武親王的隊伍,距離此地還有多遠?”
程無節一怔,他就是來彙報武親王大軍行蹤的,而大將軍這一指,恰好就是武親王的大軍所在。
“回大將軍,距離大將軍指的地方,應該不足百里,以武親王的行軍速度,很快就要到了。”
程無節下意識的又看了看那地方。
芒碭山。
“大將軍,咱們是要在芒碭山與武親王的隊伍決一死戰嗎?”
程無節忍不住好奇的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