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很快就在赤河以南傳開,不少漁民都駕著自己的船往上游去了,尋找寧軍招募船隻的地方。
南岸北岸的船都在往上游那邊趕,以至於出現了河面上船多到碰撞的地步。
而河南河北兩岸的百姓們因為一河之隔而基本上沒有往來,在河面上遇到的時候,一開始也躲著彼此。
豫州這邊日子過的好,京州那邊的人自然羨慕,然而人在不如別人的時候,跟不願意主動打招呼。
說不好這是一種什麼思想,只是常情。
原來赤河兩岸的百姓日子過的一樣,如今豫州那邊生活富足,南岸這邊大部分時候甚至都為了吃飽肚子在發愁。
所以南岸的人羨慕著也躲著,不管是思想上躲著,連視線都刻意躲著。
大概會有一種,我多看別人一眼,都會被別人看不起的自卑。
大概還會有一種,我多看別人一眼,就會顯得我想巴結別人,所以絕對不能被人看出來的自尊。
可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當北岸的人開始主動打招呼,嘮上幾句家常,這種隔閡就開啟了。
百姓們之間沒有生死大仇,所以話匣子一開啟,就變得無所不談。
他們駕船往上游走,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去上游,但他們知道寧軍的人言出必行。
說了會給銀子,就一定會給銀子。
不管是對於北岸的百姓來說還是南岸的百姓,小船一天五兩銀子,大船一天十兩銀子,這都是天大的誘惑。
可算算看,對於寧軍來說這是支付不起的大錢嗎?
就算一天聚集起來上萬條船,那已經可以把整個上游都堵住了,可一天的消耗也就不到十萬兩。
看,是不是飄了?
一天花出去不到十萬兩銀子,現在都已經覺得不算什麼了。
可再算一筆賬,就會知道這十萬兩銀子花出去的有多值。
如果敵人有船強行渡河,這一戰勢必傷亡不小,在李叱看來,每一個寧軍士兵的生命都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所以在有傷亡和花錢之間做選擇,李叱還會有什麼猶豫的?
或許聽起來這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在對比一下就知道了......如果換做是李兄虎的兵,會花錢僱船嗎?
不會,他們只會逼迫,不答應的就殺,答應了的都未必能活下來。
換做楊玄機的人呢?
他會安排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在百姓們面前慷慨陳詞,號召百姓們把船捐出來。
然後打完了,拍拍屁股走人,船毀了人死了,還關他們什麼事?
如李兄虎那樣的人,他可以拿出來幾十萬兩銀子修建一座宅院,再養上一群美人兒,也不會拿出來幾十萬兩來換手下士兵們的命。
楊玄機那樣的人,大概會拿出來幾十萬兩銀子拉攏各大家族的人,或是用這筆銀子辦一場什麼盛會,吸引那些大家族的名人過來參與。
百姓們到了上游之後,已經有大量的寧軍士兵在這都等候了。
只要到了的人,把自己的船做好記號排序,然後領一個木牌,木牌上的標記和船上的標記相同。
拿著木牌到另外一邊,那裡有等候的車馬,會把他們免費送到幾十裡外的菜田縣城。
到了地方的百姓們會發現,這裡不但為他們準備了大量的帳篷居住,還準備了飯菜。
當然,飯菜不免費,可是收費極低,同樣的東西,比下館子去吃一頓要便宜的多。
尤其是南岸的百姓們,已經多久沒有放肆的吃過一頓飽飯了?
在這,你拿出來幾十個銅錢就能吃的很飽,若是想吃好一些,花費一般也不會超過一百個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