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叱立刻就慫了,膠泥那玩意要是糊一臉的話,想想就可怕。
認慫的快就沒捱打,高希寧賊兮兮的說道:“我想到了個狠的。”
李叱連忙問:“有多狠?”
高希寧咬牙切齒的說道:“他們仨難為咱們倆,咱們也難為他們,給他們仨找倆老太太,古有二桃殺三士,今有倆老太太禍害仨老頭,讓他們三個自相殘殺,狠不狠?!”
李叱瞥了她一眼:“一個你能找來嗎?還倆?”
高希寧:“閉嘴!要不然還是說說收買的事吧。”
他嘆了口氣後說道:“再想想別的法子吧,你就看看那仨人,我師父,那是錢能收買的嗎?那是個江湖騙子啊,老張真人更不能信,我師父要是散兵遊勇,他就是正規軍騙子,能在江湖上掛牌的那種。”
高希寧道:“那先收買我爺爺?”
李叱道:“高院長本來是好的,可是他和那倆走的太近了......”
高希寧跟著嘆了口氣,一臉家門不幸的表情。
快正午的時候,李叱召集冀州官員議事,人都到齊,把冀州這邊的事都安排好。
然後李叱宣佈了幾個決定。
因為這次北疆之戰,有一大批人都要得到獎賞,其中有一個名字,讓眾人又陌生又震撼。
因為那個名字,在北疆之戰前,根本就沒有出現過,而且這個人也根本就還沒有到寧王帳下。
此人就是唐青原。
李叱已經派人召冀州節度使徐績歸來,兗州那邊,軍務民政,交由唐青原主持,他暫代兗州節度使之職。
說是暫代,可大家都心知肚明,既然寧王已經有了這樣的安排,那這個迅速崛起的年輕人,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從一介白丁就爬到了封疆大吏。
可是偏偏,眾人也都說不>>
出什麼來。
其一,在料城,如果不是唐青原號召料城百姓死死守城,當初了桑人的水師,那麼冀州和兗州就可能早就被外敵侵佔。
其二,兗州一戰,他率軍偷襲渤海人的後營,導致渤海軍大敗,不得不退。
其三,他安排人在渤海密謀兵變,殺了石在勳,而且此舉將把渤海國拖進內亂,只怕未來十年內渤海國都不得太平。
只這三件事,寧王怎麼提拔這個年輕人,都不為過,所以說暫代節度使這個暫代二字,不會太長遠,也許用不了多久就要把這暫代二字去掉了。
“讓他來冀州城,大家都見見他。”
李叱說完唐青原的事,第二個說的是將軍沈珊瑚。
累積軍功,沈珊瑚的提升也是眾人預料之中,只是眾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寧王給沈珊瑚的提升會和大將軍唐匹敵到一個高度。
軍,勳,爵,三位皆與大將軍唐匹敵同。
這也是不可能有人會質疑的封賞,沈珊瑚先打兗州,再得冀州,又在蘇州一戰打敗李兄虎的闖軍,再數千裡疾行趕回兗州與渤海人交戰,這還沒完,又數千裡疾行趕到北疆支援。
如果不是她到了北疆的話,北山關可能已被黑武人攻破。
第三個提到的是夏侯琢。
沒有任何爭議,夏侯琢的軍,勳,爵,三位也皆與唐匹敵相同。
至此,寧軍之中就有了三位真正意義上的大將軍。
僅次於這三位的,便是澹臺壓境,莊無敵,羅境等人。
除了這些老人之外,還有一些年輕人也大放異彩,比如北山關守將彭博,被提升的速度之快也讓人震撼。
北疆之戰前是六品校尉,北疆之戰後背升為三品將軍,坐鎮幽州。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