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能說什麼呢......唐匹敵信守承諾,四個月不與闖軍交戰,算是還李兄虎的人情。
現在已經四個多月了,人家要打,那就只能準備迎戰,但他又不想迎戰。
這四個月來,曹英也不是一直都傻等著毫無作為,他擁有二十萬大軍卻從沒有想過主動攻打蘇州城的事,但他想了怎麼阻擋寧軍南下。
這四個月內,他下令在蘇州城南,修建了許多土牆和箭樓,還挖出來不少壕溝。
總之,能阻擋寧軍出城的辦法,他都想到了。
沉吟了許久,曹英提筆,給唐匹敵回了一封信。
意思是,大將軍你看,我這邊挖了許多溝,建了許多牆,我還修建了許多土城箭樓。
如果打起來的話,對咱們都不好,所以不如我們還像以前那樣,我不招惹你,你也不招惹我,多好。
你老大在北疆,我老大在京州,咱們這些做小弟的,何必打來打去呢。
第二天,唐匹敵的信又來了。
曹英展開信看了看,又哭笑不得。
唐匹敵在信裡說,你的提議很好,本來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我這裡的糧食確實不多了,我不能讓我手下人捱餓,也不能讓蘇州城裡的百姓捱餓,所以我只能搶你的。
曹英算計了一下日子,九月秋糧就要收穫,唐匹敵這就是奔著搶奪秋糧來的。
他又計算了一下寧軍在蘇州城裡的兵力,估摸著應該絕對到不了十萬人。
他的兵力最少最少也是寧軍的兩倍還多,所以,還是打不過。
作為和寧軍交戰過不止一次的人,曹英很清楚他手下的軍隊在裝備上和寧軍相差有多大。
拋開裝備不說,寧軍的戰力,也遠超他的隊伍。
所以沉吟再三,曹英又給唐匹敵回了一封信,這封信比起上一封來說要短許多。
大意用六個字就能概括出來......要不,我給你點?
作為領兵的大將軍,能寫出這樣一封回信,其實已經足夠的卑微了......可誰教他面對的是寧軍大將軍唐匹敵?
更何況,唐匹敵手下還有一個打仗不要命的羅瘋子。
又一天過去,唐匹敵的回信再次送到了闖軍大營,曹英給唐匹敵的回信用六個字就可以概括,而唐匹敵給曹英的回信都不用六個字,也不用概括,因為那信上一共就三個字。
給多少?
看到這樣的回信,本該有些屈辱感才對的曹英,居然覺得自己應該開心......
什麼應該不應該的,能不打仗的話,就值得開心。
於是他再次給唐匹敵回信,沒有具體說給多少,但迫切的希望能和唐大將軍面談。
又是一個第二天,唐匹敵的回信又來了。
大概意思是......寫信挺好的,不用見面了,給多少?
曹英只好再次回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意思是不管給多少,還是見面談比較好,這樣書信來往確實太麻煩了。
又又是一個第二天,唐匹敵的信到了。
信上說,書信往來多好啊,我還挺喜歡的,給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