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來說,罐頭的容積都是三百九十七克。
這個就相當於鐵軌之間的距離一樣,約定俗成的。
不管是窄軌還是標準軌,這裡面的標準軌的標準本身就是個問題,你怎麼就叫標準?
後了標準延伸到各個行業,包括電腦的組裝和資料線,以及手機……
那麼為什麼罐頭的標準非要三百九十七克?因為它約定於十四盎司。
憑啥就得這麼幹?因為最初的罐頭廠的裝置是這樣。
後來就不同了, 盎司是體積單位和重量單位,克是重量單位。
跟在大唐買米,一斗米等於多少斤一樣。
一斗什麼米呀?乾溼度如何啊?
李易的時候,大家也整天在度量衡裡面糾結。
最簡單的就是送奶,買鮮奶。
先不說鮮奶的奶是否是鮮奶,就那個打奶的器具,一般人就不知道。
每個地方的鮮奶價格都不一樣,有的是牛奶,有的是羊奶。
然後打奶的提子, 就是那個器皿,他們基本上標準都是一磅。
說起來的時候他們給你按照那一提就是一斤來計算,很多人都不懂,就以為那一提是一斤,一斤和一磅差多了。
有人聰明,也不跟對方爭辯,直接拿著一千毫升的玻璃器皿,來,給我打到這個線上,輪斤算的對不對,都不給你算密度,你給我打滿。
不知道的人,就傻傻地被忽悠了。
有賣家說我就這個規矩,買家懂法的告訴對方,你的規矩不行,你得講法, 你要是不服,有工商的人願意跟你講,舉報一次人家就能拿到幾千元的罰款。
這就是社會的一個寫照,誰願意妥協,或者誰去強調,真正考驗的是執法部門的執法力度。
執法跟不上,所有的法律都是虛假的。
現在大唐的馬口鐵罐頭不是,盎司什麼的靠邊站,一斤十六兩,六百六十克。
按照零上四攝氏度的水的密度來操作,有誤差。
杜斯察札吃了三個,吃撐了。
他看著手上的翡翠項鍊,說著‘好,好啊~這個金字塔給了,我的還夠用,我那個……’
他呼呼睡去,認為沒問題。
這個金字塔就被李易給佔下來,郭子儀帶幾個人把防禦佈置好,飛艇才降低高度, 往下卸東西。
“今天回不去了?”郭子儀把一切處理完畢,下午兩點了。
“不能回, 得坐鎮一方, 身份地位與能力付出成正比啊!
咱們吃鹽爆花生米、水煮南瓜籽和葵花籽,加上鹽水毛豆、茴香蠶豆。喝啤酒唄!新釀的好了。”
李易與郭子儀很隨意,他想喝啤酒隨時都能釀,就是出海的時候成本相對高。
高在啤酒花,得有這個東西,不然味道不夠正。
許多便宜的啤酒都是勾兌的,有的一元錢一瓶的啤酒,甚至是十二聽九元錢的啤酒,一聽幾毛錢。
李易看到都害怕,這個你得算成本吧?
酒精多少錢?糖多少錢?易拉罐多少錢?商家利潤多少錢?
一聽五百毫升的啤酒,買到手的價格是七毛錢,哪啥兌出來的?
“南瓜籽、葵花籽不要,不烘乾了,吃一嘴調料水。”
他調整重機槍位置,金字塔於上面往下攻擊,存在盲區。
樓梯凳的地方好,旁邊大的高階梯,射擊角度會被自己的這個平面邊緣遮擋。
敵人如果採用梯子爬這個高階梯,槍械有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