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弟,這麼簡單?”李隆基沒反應過來呢,包括大臣們。
“簡單?”李易有點懵。
我的老丈人啊,你知道這個定向水下爆破同時起爆技術跨越了多少年嗎?
一千年之後都不會有的,我現在拿出來了。
“不簡單。”李隆基懂,他感悟到了,這個技術太牛逼。
“問題解決了,看現在的黃河水流量,就知道明年的情況。
咱們不需要量沙稱水,整個黃河流域咱們都監控著。
明年大水已成定局,黃河沿岸做好準備,我說的大的災害是災害,沿途小的災害一樣是災害。
千人絕是大災,百人亡亦是大災。咱們不應該只看資料,而是每家每戶。”
李易提醒,他怕大唐的官員覺得死少了就正確。
“自該如此。”宋璟認同李易的話,他會安排。
“今晚回去?”李易解決完問題,送了大量日用品給當地百姓,任務結束。
“不,不能回去,乘飛艇累。”盧懷慎一副害怕坐飛艇的樣子。
“沒有遊艇上舒服。”柳衝附和,他喜歡遊艇。
“住這?”李易無可無不可,大唐何處不能住?
“離天兵軍遠否?”李隆基看向東邊。
“四個小時,三百七十多公里。”李易給出資料。
“不若去天兵軍看看。”李隆基要去軍隊視察。
“甚好!”盧懷慎認為行。
李易:“……”
你不是說乘飛艇累麼?難道咱們走過去?
旁邊一同跟來的李潭著急,拉來到李隆基身邊:“父皇,在這裡吃住,明天早上去天兵軍可否?”
李潭是安北都護府的大都護,遙領,即掛個名。
真正辦事的人是副都護,以前是張知運,因為在這裡出了事情,被殺了。
歷史改變,坑他的姜晦以及其兄長受親戚拖累,被收拾下去。
想搶小蘭莊子的那個,跟李易一次交鋒後,再無交鋒的機會。
還有李林甫,一同被李易給弄走,不需要你,你看你歷史上做的事情,良心大大滴壞啦!
李易不清楚沒了李林甫是否會有張林甫、王林甫,反正李林甫絕對不行。
李潭今年虛歲十五歲,週歲十三歲多,在努力學習。
李易和李隆基的隊伍到哪裡都會跟百姓一起吃飯,甚至住下。
怎麼到了安北都護府就要走?別人如何看自己?
“對,應該住下,問問當地情況。”
李易聽到,照顧孩子心情,凌晨再走,正好天亮到天兵軍。
“嗯!”李隆基頷首。
李潭高興地跑去找人告訴:“父皇今天與民同樂,安排吃食和帳篷。”
“是!”本地將領同樣在提心吊膽,萬一人家不在這待著,手下會認為自己不入陛下的眼。
當地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就是羊。
烤全羊,趕緊殺羊、架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