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吃起來香,可惜百姓不敢隨便吃,小易,再來一碟。”
尹思貞晚上吃到了煮毛豆,中午李易沒回來,請永穆公主的鄰居們一起吃的飯。
他面前小碟子裡放了三十多個毛豆,他吃掉兩個口,已經判斷出來……不夠吃。
“這些都不想給你,你胃腸道最近不好,吃多了積食。”
李易拒絕,不要一個個都想著讓我來調理,不該吃就不能吃。
為了讓你多吃幾口毛豆,我還得給你開方子?
尹思貞放慢速度,珍惜著吃,最後幾十個,吃一個少一個。
“按照銷售價格衡量,毛豆比長成的大豆價錢高。”
姚崇分析一下,毛豆帶皮賣,黃豆只能賣豆子,兩者綜合考量,相差不大。
其中有個問題,毛豆摘完了,直接拔秧,還能立即種別的作物,黃豆成熟後,拔秧可選擇的作物則少。
故此毛豆比大豆價錢高,包含時間成本。
“大豆百姓自己可以做豆腐,毛豆怎麼做?百姓吃完豆腐, 還有豆渣。
豆渣再好好磨一磨, 過濾一下,製作成小豆腐, 或者炸丸子。
百姓拿著豆子,心裡有底,賣掉毛豆,等想吃豆腐的時候再買豆子, 怕價錢高。”
李易從民眾的生存心理上考慮, 要黃豆,還是要賣毛豆的錢?百姓選擇前者。
豆子能吃,錢不行,錢有可能不值錢了。
大唐種地的百姓, 留下足夠的餘糧, 心中塌實,不管錢多錢少,反正我餓不死。
沒捱過餓的人永遠無法理解,人總會存在某種不安全感。
姚崇思忖一番:“莊子賣毛豆嗎?”
“賣呀!因為我可以把錢轉化成糧食, 我有技術,我拔掉青豆秧,青豆秧, 拿來養殖, 製作青貯。
提前獲得了土地使用空間和時間,我種別的東西,保證可以彌補上毛豆損失的糧食收穫。
我從大唐整體糧食儲備方面考慮的, 不然……我只顧賺錢, 更簡單了。”
李易說話聲音很大, 在給其他準備上來的官員們上課。
姚崇同樣中氣十足,故意有此一問。
他在教沒有資格與李易直接對話的官員將來如何跟李易交流,很簡單, 直接問就行。
別以為看了幾本書, 自己厲害了, 面對李易的時候, 最好是先問。
書是人家李易寫的,他會比你差?
姚崇想著,看一眼分配給自己的小機器人:“你……”
“用不著呢,我不講課, 費電。”
小機器人瞬間領悟,不,別想找我。
“有一天你會離去嗎?”姚崇考慮往後越來越多的人進團兒,小機器人不夠分,是不是收回去?
“這話應該我問你。”小機器人回答。
“我……唉!”姚崇傷感了。
“老姚,別難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死於鴻茅,不對, 輕於鴻毛,差點被跨省, 哦!也不對,那些狗最後被收拾了。”
李易安慰姚崇,一順嘴就說錯了, 嚇一跳,轉過頭一想,別說你們那些狗被處理, 就是不處理,你還敢來大唐抓我?
“老夫是輕於鴻毛,還是重於泰山?”姚崇盯著李易問。
“你重於鴻毛,鴻毛在水裡能漂起來,你想漂來,除非是泡時間太久,要麼遇到了流沙河,鴻毛才能沉。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