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兒,一口氣堵住。”老者又抹把眼淚,背藥箱去後面的客棧。
他住客棧不花錢,開義診,別人就跑到這個客棧住宿。
客棧的東家恨不能把老者供起來,叫其一直住在客棧。
可惜老者說過,科舉後他要到李家莊子,找醫書看。
這兩天怕莊子忙,暫時在客棧住,反正都不花錢。
客棧的東家覺得好有道理,於是繼續好吃好喝供著。
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喊起來了盛世,至少在他們眼中,現在屬於盛世。
青黛、歸藏、灼灼三個孩子拿到了‘畢業證’,只等著科舉考試透過,便三證齊全。
他們將名載史冊,或者說永載史冊。
以不到十歲的年齡拿下童子科、進士科、秀才科。
考官們跟著一同載入史冊,包括之前挑事兒的人,他們不丟臉,正是他們的行為,襯托出三個孩子的厲害。
中午繼續吃燒烤,終於折騰完了,整個莊子的人都吃。
莊子裡的小孩子們揮舞著小拳頭,表示要好好學習,等學好也考科舉。
在他們心中沒有科舉名額的概念,想考就有資格。
“等你們科舉考上甲第,讓你們師父請京兆府與河南府的百姓吃飯。”
畢構對三個孩子說,誰叫你們獲得如此大的名聲?該出血了。
“我們是三品官,有俸祿,先提前預支,我們自己請。”
青黛小丫頭眼珠子轉轉,想到個好辦法。
“做夢。”畢構扭過頭去。
“國之祥瑞,當朝廷出錢。”歸藏找到個理由。
“祥瑞那也是陛下出錢。”畢構不上當。
“行!”灼灼小丫頭認同。
“隆擇,祥瑞與國無關?”李隆基質問。
畢構:“……”
“李家莊子出,吃米粉,順便宣傳下,米粉和麵條差不多的樣子。”
李易知道長安人的飲食習慣,愛吃麵。但平時吃小米、黃米、高粱米。
因為面需要的工序多,一點點磨面,太耽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