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上李易時候的好安全帽,卻總比什麼都不戴強。
安全帽借給幹活的人使用,用完了拿回來,再借給幹其他工程的人。
“朝廷出錢,他們為何嚷嚷著李東主出錢?”
畢構的車停在一處招工點旁邊,聽外面的百姓說話,不高興。
所謂的李家莊子提供後勤,只不過由李家莊子派幾十個人過去協調和指揮後勤工作。
一人一天五十錢,馬車的錢、伙食,從戶部出。
出了錢,百姓不認可,非說李東主給的錢。
錢倒是不多,一人一天五十錢,加上吃住,有六十錢頂天了。
兩萬個人參與,一天一百二十萬錢,十五天,一萬八錢緡,夠了。
火藥的成本、工具、材料、馬車的費用,等等。
十萬緡打住,十萬緡……算錢嗎?
等小易回來,從他牙縫裡都能摳出來。
畢構憋屈在於朝廷花錢,卻落不下個好兒。
工部尚書魏知古在車中,屬於工部的事情,他看一眼畢構:“告訴李家莊子,明日報紙上寫,朝廷出錢,不是李家莊子出。”
“哼!”畢構哼一聲,扭過頭去。
他才不幹呢,顯得小家子氣。
待小易回來,知道此事,還不得當笑話笑上個一年半載的?
自己丟不起那個人,牙疼!
“今年工部遞上來不少地方的奏摺,關於水利、修路諸事,我已派人到地方查實。”
魏知古說自己的,大唐各部分工明確。
往常州府上書,會給宰相,除非州府參軍對口給各部,刺史、都督等落印。
朝廷沒錢,大多屬於上一個奏摺,然後地方自己籌錢,主要用百姓免費幹活的時間。
朝廷允許,地方上開工,沒指望有額外撥款。
除非遇到災害,會申請動用常平倉與減免租子。
現今地方知曉朝廷錢多,開始給各部直接上書,要求撥個幾千緡的,無須勞煩宰輔。
畢構微微低頭沉思,去年的錢,李易幫著花掉了,今年的……
“小易不曾給出今年財政規劃,預收入咱們作不出來,先給你撥三十萬緡,你看夠不?”
畢構聲音比較低,聽著給人一種心虛的感覺。
他負責戶部,但不會,不會估算今年能有多少收入。
天知道還有哪些方面會突然增加收入,看小易回來的,說不定帶很多錢。
“他要是不回來,大唐……”魏知古擠對畢構。
不等說完,畢構伸手抬魏知古下巴:“別說,能回來,這話傳出去,百姓知道,能咬死你。”
“嗯嗯!”魏知古從鼻子裡出聲,表示明白。
畢構放開手:“前日我等到莊子見陛下,忽得鴿子歸來訊息,好懸被嚇死,小易可不能出事兒。”
畢構不覺得丟人,一大堆事情正在鋪開,指望著小易統籌,他沒了,一項項事情誰來接?
局面太大,根本沒人可理順。
小易回不來,真是天塌了呀!
魏知古同情地看著畢構:“三十萬緡行,先用著,地方透過工部,目前為止沒多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