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臨,月亮還未升起,升起來也很小,快到正月三十兒了。
星星比較明亮,會眨眼,篝火點起來,大家烤魚吃。
整個島子上的原著民一共有一萬三千餘口,今天他們過節了,頭一次可以使勁吃魚。
李易提供酒水,對了水的酒,不賠,拿人家的稻子,可以繼續釀酒,還有酒糟呢。
他用鹽跟島子上換,島子上的人平時自己煮鹽,苦。
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平均溫度高,海灘上的沙子中的含鹽量多。
他們就連著一部分海水,把沙子煮一煮,水倒出來,再煮。
相當於大唐海邊的人往煮海為鹽的器皿中放黃泥,過濾了一下。
精鹽的味道比原著民自己煮的好吃,還是有很多的那種,一袋子又一袋子。
工匠和羽林飛騎教會他們怎樣操作裝置,包括簡單的維修方法。
原著民就是生活水平低了點,比大唐低,卻不代表他們傻。
木頭幫著砍伐了那麼多,加上新的工具,還有積肥的方式,包括大鐵鍋。
他們知道節省時間了,拿這個省下來的時間去打漁,或者跟別人交換東西,就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留下來的兩套木工的工具,被女首領派人看管好。
裡面有木鋸和大斧頭,砍樹方便。
李易說好了,明天早上吃完飯會離開。
於是被女首領選中的人在看平板電腦,看怎樣操作木工工具,他們不吃飯,必須學會,不然……
永穆公主端起三錢的酒盅,跟女首領喝,這桌一個燉菜加兩個炒菜、兩個冷盤。
乾菜燉五花肉、紅燒排骨、熘肝尖、滷豬耳朵拌黃瓜、蘿蔔條生菜蘸醬。
就這五道菜,女首領一道都沒吃過。
永穆公主和女首領喝啤酒,用小盅喝。
拿大杯喝,估計兩杯女首領就醉了。
不像李易,李易喝啤酒當水喝。
女首領幹一盅,緩了緩,才吃菜,以前她沒喝過酒,椰子她也不會釀酒。
李易在旁邊喝黃酒,桌子上的菜他不吃,他在吃椰子蟹,很大的一隻,蒸的。
旁邊擺著薑汁醋,吃這個螃蟹過癮,肉多,就是味道比不上河蟹。
李易始終遺憾,要是河蟹的味道,帝王蟹和椰子蟹的個頭,該多好啊。
不,哪怕梭子蟹的味道能跟河蟹一樣也行,要求不高。
吃兩塊肉,李易吧嗒嘴兒,又往小碗裡放醬油,肉太柴了,感受不到鮮美,就是肉多。
唯一一點特殊的是,有點椰子的味道,人家螃蟹就以吃椰子為主,不用別人幫忙開椰子,自己就能夾碎。
“在副食方面,海洋的資源果然比陸地豐富,誰能更好地利用海洋資源,誰就能夠快速地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李易吃著螃蟹,想的卻是大唐百姓,他跟永穆公主等人說。
他不是說著玩兒,他有能力操作和改變。
永穆公主給女首領和自己倒上啤酒:“加強大唐海軍建設,增加漁民數量,推動海商貿易?”
永穆公主順嘴說出來,換成沒認識李易的時候,她根本想不到這些,距離她太遙遠。
現在養成習慣了,一張嘴就是大唐如何發展,現在的她比太平公主,或者說是上官婉兒知識面廣。
她卻當不了武則天,沒那個野心,更無法對自己的親人下手,比如掐死自己的孩子。
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了,潛移默化中,她跟著學。